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满足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大连接等场景的各方面的需求,5G系统的频率需求缺口较以往显著增加,现有低频段的带宽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为了尽可能满足5G系统在高频段连续大带宽的需求,2015年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orld Radiocomunication Conferences 2015,WRC-15)上,确认了 2019年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orld Radiocomunication Conferences 2019,WRC-19)的新议程。为移动业务增加频谱划分和确定国际移动通信(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IMT)的附加频段,WRC-19 1.13新议题被提出并通过讨论,此议题研究内容集中于24.25-86 GHz频段范围内的11个可能作为5G系统的候选频段,旨在为5G系统未来的发展寻找可靠的毫米波频段。基于WRC-19 1.13议题研究框架和国内6GHz以上IMT-2020(5G)系统候选频段的兼容性分析要求,本文针对37.5-42.5GHz频段IMT-2020系统对卫星固定业务地球站和27.5GHz-29.5GHz频段IMT-2020系统对卫星固定业务空间站的干扰共存问题进行了研究。本论文首先从IMT-2020系统开始进行介绍,包括IMT-2020系统的特性、所用关键技术、卫星系统以及不同卫星轨道的分类、干扰类型和系统间干扰共存的研究方法。研究并参考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和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 ect,3GPP)标准和建议书,采用了蒙特卡洛仿真方法,设计并实现了针对不同共存场景、拓扑结构、天线模型、链路损耗模型的多个仿真平台。采用系统级仿真的方式,在多个不同场景下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仿真平台良好地模拟了 IMT-2020系统对卫星固定业务地球站和空间站的干扰过程,包括卫星固定业务的下行链路(空对地)和上行链路(地对空),得到不同场景下的干扰仿真结果。在研究分析IMT-2020系统对卫星固定业务空间站的干扰时,将高空卫星按轨道类型分为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Orbit,GSO)卫星和地球非同步轨道(Non-GeoSynchronous Orbit,NGSO)卫星。前者有相对静止的位置容易建模,而后者的位置是时变的建模困难较大,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研究方法。本论文使用卫星仿真工具(Systems Tool Kit,STK)与Matlab仿真平台相结合的方式,使后者的干扰过程也被准确建模。研究结果表明,以上频段的5G系统均能和卫星固定业务良好共存,并有一定的干扰余量。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毫米波频段5G系统频率规划以及保护卫星固定业务提供技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