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和学生应该要积极互动、共同提高;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质疑,大胆地猜想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学习。同时,教育者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满足各种学生学习的知识需要。本文从自己的教学实际中,笔者自认为精神饱满,思路清晰,口齿伶俐,争取将每一个概念,公式,解题过程讲得已经非常清楚,明白,甚至不敢耽误课堂的一分钟,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游戏,可是学生死气沉沉,似懂非懂,作业上同样类型的题目,学生的错误仍旧是跟之前的错误一模一样,一节课下来自己讲得口干舌燥,疲惫不堪,课后还辛苦的批改作业、辅导,帮助学生订正错题;而学生却总是重复的被动听课,做作业,依然不会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缺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辛苦的。笔者希望把自己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学习动机理论,学习风格和认知风格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以个案访谈、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及研究,并不断反思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课后作业太繁琐,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教师给予的培训和指导不够。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尝试采用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策略,在培养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过程方面:首先,课前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其次,课堂上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氛围;再次,课后留时间给学生主动复习,摒弃题海战术;最后,注重锻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的能力。同时笔者尝试了培养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些策略:第一,注重师生对话,营造和谐的课堂;第二,努力做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促进者;第三,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四,合理运用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第五,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期待;第六,因材施教,允许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并存;第七,引导学生主动形成对知识的建构。最后,理论指导实践,针对以上的教学策略,笔者在实验班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实验,通过实验的前测与后测,将实验班与对照班的问卷结果和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说明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取的,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激发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的作用,从而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