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愿服务精神具有普惠性的人文关怀,是人类优良道德品质的体现,也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将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学术界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进行了有益探索,围绕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开展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机理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实证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研究等。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和认真阅读,了解到相关课题当前的研究现状,梳理出了其中的核心内容要素,并从中受到一定启发。如果脱离当代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来研究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难免会显得虚幻与空洞。因此,文章进一步明确了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时代内涵,以“西部计划”为例设计调查问卷,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实证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反应出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用“西部计划”作为实证材料,进而对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开展实证性的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与职业规划指导之间联系不紧密,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未能足够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生对西部边远艰苦地区社会发展关切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在文章中得到进一步研究。综合相关理论材料及实践经验总结,从多个主体入手提出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合理建议,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实效性。文章的发端是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及意义,进而将“西部计划”作为实证材料,深入贯穿整体论证过程,落脚点是相关主体的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方法路径。具体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选题的缘由、研究的意义、学术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在志愿服务精神时代内涵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内涵加以明确,并对“西部计划”的背景及其动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现实意义进行了两方面的论证。一方面,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具有较强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为促进西部地区的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第四部分,围绕副标题对在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当中所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第五部分,根据分析所得具体问题及原因,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展开对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的路径探究,为大学生自身、高校相关培育主体、政府、校内外志愿服务组织等提出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