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属半翅目(Hemiptera)胸喙亚目(Sternorrhyncha)蚜科(Aphididae)瘤蚜属(Myzus),是一种世界害虫,对烟叶危害严重,在烟草整个生育期都有发生,烟蚜所分泌的蜜露能诱发煤污病造成烟叶生产损失。烟蚜在我国各植烟区均有发生,在江西省年发生20余代。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在田间对烟蚜的寄生率一般在20%~60%之间,是烟蚜的一种优势寄生性天敌,最高寄生率达到将近90%,在烟蚜的生物防治中意义重大且应用效果显著。虽然烟蚜茧蜂防治烟蚜在云南等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生产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防治作用效果慢、防效控制作用不稳定、受气候和地域生态环境的限制等,尚无法能够完全、及时有效地满足当前各地区烟草集约化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需要。本文主要探究了江西省主要植烟区烟蚜及其田间主要天敌等种群数量动态,烟蚜天敌的植物支持体系,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滞育率,烟蚜茧蜂最适冷藏时间以及田间常用杀虫剂对烟蚜和烟蚜茧蜂的毒力和田间防效。2015-2017年在江西省三个主要植烟区田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烟蚜在田间的种群动态变化趋势总体一致,呈现明显的双峰型曲线。烟蚜的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4下旬和5月上旬,平均蚜量为1000头/百株左右。烟蚜第二个高峰期出现在5月中下旬。烟蚜茧蜂与烟蚜呈现明显的跟随关系,出现2个高峰期,与田间烟蚜的高峰期基本一致;蜘蛛类天敌仅有一个高峰期,瓢虫类、草蛉类、食蚜蝇类等天敌数量较少,与烟蚜跟随关系不明显。烟田释放烟蚜茧蜂15d后寄生率达到最高,平均寄生率在50%以上,放蜂后21d寄生率下降。放蜂后,烟蚜数量减少,虫口减退率升高。放蜂后21d,放蜂田的虫口减退率在74%~90%之间。本文调查了烟蚜和烟蚜茧蜂在烟田中以及其它农作物寄主上的种群数量动态及烟蚜寄生率,结果表明油菜上烟蚜数量最多,辣椒和白菜上蚜虫数量相对较少,其烟蚜数量动态趋势和烟草上大致相同,呈现明显的双峰型。油菜上天敌数量最多,烟蚜茧蜂最高达到62头/百株,其他如食蚜蝇、草蛉、蜘蛛类等天敌最高数量为70头/百株。辣椒、白菜上烟蚜天敌则相对较少。油菜田附近烟田蚜虫量、烟蚜茧蜂及其他天敌数量、烟蚜寄生率均比比普通烟田的多,因此油菜可作为烟蚜天敌的储蓄植物,辣椒、白菜等可作为烟蚜天敌的栖境植物。不同温度、光周期以及温光组合条件下烟蚜茧蜂滞育率也会发生变化。结果表明,短光照(L:D=8:16)条件下,温度为0℃、5℃和10℃,其滞育率分别为71.12%、55.50%和45.71%;长光照(L:D=14:10)条件下,上述3个温度处理后烟蚜茧蜂的滞育率分别44.53%、24.18%和0。在25℃、30℃温度条件下,无论长光照或短光照均未诱导出滞育个体。这些结果说明低温和短光照的相互作用能诱导出更多的烟蚜茧蜂滞育个体,长光照和高温则抑制其进入滞育。将僵化3d的僵蚜分别根据冷藏时间置于5℃的冰箱保存,结果显示: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烟蚜茧蜂的羽化率、寿命,寄生率逐渐降低,滞育率逐渐升高。当冷藏时间达到60d时,烟蚜茧蜂的羽化率仅有30.21d;平均寿命为2.97d;寄生率降低至39.46%;滞育率高达39.85%。因此,本实验结果表明,僵化3d的僵蚜其最适保存时间应是30d内。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不仅能增加烟蚜的抗药性,也会对烟蚜茧蜂造成伤害。为选择对烟蚜防治效果较好而对烟蚜茧蜂毒性较小的杀虫剂,本文采用叶片浸渍法和药膜法,在室内测定了田间常用6种杀虫剂对烟蚜和烟蚜茧蜂的毒力,并测定了其对烟蚜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杀虫剂对烟蚜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呋虫胺>啶虫脒>吡蚜酮>烯啶虫胺>吡虫啉>阿维菌素;对烟蚜茧蜂成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啶虫脒>烯啶虫胺>呋虫胺>阿维菌素>吡蚜酮>吡虫啉。烟田喷药后7d,各药剂的防效均在90%以上,其中25%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对烟蚜的防效最高(98.40%)。综合以上室内外试验结果,在烟蚜化学防治中,可选择吡蚜酮作为烟蚜选择性杀虫剂,而尽量避免使用烯啶虫胺、呋虫胺等杀虫剂,以起到既可有效控制烟蚜又可保护烟蚜茧蜂等天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