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C型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主基因Rf4的精细定位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yy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饲、经作物,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十世纪农业科学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是利用杂种优势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是农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典范,而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利用是实现杂种优势的一条有效途径。玉米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雄性不育进行杂交种子生产的作物,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子纯度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在玉米种子生产上主要利用C型胞质雄性不育,然而玉米C型胞质雄性不育的恢复机理比较复杂,其恢复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生产上的利用。课
其他文献
种植密度和喷施缩节胺是棉花大田生产中的重要栽培措施,对棉花生长、冠层结构、生物量累积分配和产量形成有重要影响。通过研究种植密度与缩节胺对棉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种子质量,实现棉子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提供理论基础。试验于2013-2014年在江苏省大丰市稻麦原种场(120° 34 E,33° 24 N)进行,以泗杂3号和泗抗1号棉花品种为材料,设置品种、种植密度和缩节胺三个因素,采用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