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伯纳声称:“美国出了两个伟大的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和马克·吐温”。马克·吐温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勿庸质疑,爱伦·坡却是一位争议颇多的作家。他一生命运多舛,由于气质孤傲,行为乖张,生前就颇遭物议。其为数不多的诗歌与小说因带有明显的病态、颓废倾向,迥异与当时格调高昂的美国主流文学而受到同时代人的贬斥。爱伦·坡生前及死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在美国文坛默默无闻。随着时间的推移,坡的文学天才和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广泛影响逐渐得到了批评家们的认可。但由其风格特异的作品特别是充满神秘、恐怖、怪异的小说创作而来争议依然存在,褒贬不一,见解各异。在美国文学史上,能够引起如此褒贬相悖的评价及旷时日久的论争的作家并不多见。这也说明,爱伦·坡是一位值得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加以关注的作家。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坡小说中的恐怖、怪诞等种种反价值取向,并探求其价值与意义所在。 本文第一部分从心理学出发,在家庭和社会两个层面上对爱伦·坡进行身份定位与创作心理分析,以次作为解读其小说创作的起点。文学作品是作家心态的反映,处于不同身份定位中的作家的心态就会有所不同,在一生中起重要作用的那重身份将决定作家创作的心态。爱伦·坡一生极其辛酸、坎坷,幼年时就丧失双亲,被收养却没有正式的名分,与养父的彻底决裂又使他重演了孤儿、弃儿的悲剧命运。在社会中,坡由于迥异于美国主流文学的特异的唯美主张和乖张的行为遭到同时代人的排斥,成为社会的弃儿。对爱伦·坡而言,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讲,他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弃儿”。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童年经验特别是创伤经验对作家人格的构成和创作影响非常大。童年时的痛苦的情感体验对作家心理结构的形成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容易形成忧郁、感伤、孤独、自卑等心理状态。这种痛苦的情感郁结往往会产生无意识的创作冲动,而且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在爱伦·坡身上,弃儿悲剧的两度上演,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弃儿命运造成的心理创伤,都沉潜入内心,化做创作的重要心理因素。对弃儿身份与心理的深刻体认,之于爱伦·坡的小说创作,就化成了带有病态倾向的唯美追求和特异的恐怖、怪诞的风格特征。 本文第二部分主要对爱伦·坡小说中的弃儿心理进行细致地剖析。弃儿心理在其小说中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弥漫在其小说创作中的孤独、恐惧、焦虑 与绝望的心理意绪。孤独是爱伦·坡不同题材的小说中关注的焦点与贯穿始终的 基调,它不仅是坡小说的特定的背景,人物最基本的生存写照,也是所要表现的 主题之一。而恐惧则可以说是爱伦·坡小说创作的灵魂,在他非理性的各类题材 的小说中,最打动人心,最震撼读者的也就是无处不在的恐惧。令人绝望的现 实长久地刺激着坡,而长期处于孤独与恐惧之中,则极易使人变得焦虑与绝望。 这在他的小说里又化作人物的精神意态,极其强烈地表现出来。这些都是弃儿心 理在小说中的直接体现。 本文第三部分则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对爱伦·坡小说中的诸种反价值取向进 行评析,如果说孤独、恐惧、焦虑与绝望等心理意绪的表达是爱伦·坡弃儿心理 的直接反映,那么,其小说创作中的种种反价值取向则是弃儿心理的折射,是他 有意识的选择了。这主要表现在小说浓厚的梦幻色彩,死亡至上与人性恶的主题 选择以及怪诞的美学风格。对爱伦·坡这样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作家,他个人的生 活环境和遭遇使他的小说具有特殊的艺术形式,他探究的不是现实人生,而是一 个梦幻的世界,一个梦魔不断发生的世界。死亡主题则是爱伦·坡的作品中被提 及最多的一个问题。这也是他小说创作反价值取向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同样,对 怪诞美学风格的追求也是坡无意识心理下疏离现实的一种艺术选择。 本文第四部分从文学的治疗功用出发,探求爱伦·坡小说创作的价值与意义 所在。从表面看,爱伦·坡的小说故事情节单一,并没有多么深刻的思想。但就 是这些恐怖怪异的小说以极大的蟋力吸引了众多读者和批评家的目光。从心理学 的角度讲,文学具有宣泄与治疗的功用。弃儿心理的沉潜入心,种种苦痛造成的 精神与心理疾患都通过坡怪异恐怖的故事叙述宣泄了出来。其作品中神经紧张、 躁动不安的主人公是坡自己的化身,反复出现的死亡、梦幻、孤独、恐惧等是他 压抑绝望的心境和情感的反映与宣泄。对作家而言,文学有宣泄与治疗的作用, 对读者而言也是如此。这不能不说是坡小说在心理学意义上的一种价值与意义。 由于长期的忽视,爱伦·坡及其小说创作的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受 资料与个人能力所限,本文对坡的研究尚且肤浅,仅以此作为尝试多角度研究坡 这样一位不应被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