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因为解放生产力、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但我国是个不太发达农业大国,城乡分割现象目前还存在,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居民文化水平不高,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依靠新型的农业推广制度。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在1999年福建省为尝试解决新时期的“三农”问题,在农业科技干部交流制度上的一项大胆创新的实践,其实质是发挥团体的力量,集体解决问题,加强科技服务能力,解决目前农村的现实问题。科技特派员处在农业生产第一前线,把农业科学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会贯通,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推动了科技成果和最前沿的技术传播。科技特派员制度依靠科技特派员与农业企业、农户之间面对面接触,双方双向选择地在心甘情愿的基础上,优势互补,发展成面向市场的同一体;依照市场经济规律客观要求,鼓励科技特派员投入技术、资本、信息渠道、管理方法等多种生产要素到农户中,和农户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技术利益双赢同一体。本文通过对以前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总结,发现相关的研究也已经非常多,但单独对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研究还不多,所以本文采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农户满意度四维体系的绩效评价方式来研究科技特派员制度。同时,以前的相关研究缺乏相关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对于问题的说明缺乏很强力的说服力,而本文是作者深入平昌县的十余个乡镇调研的数据基础上撰写出来的,对相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总结出现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特征。具体上,第一、二章是农业技术推广特点与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产生,对农业和农业技术推广相关概念进行介绍,在这个理论基础上的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进行总结,.并对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全国和西部部分地区的推广运用情况进行介绍。第三章是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及绩效评价体系,本章对现今主流的政府主导、农业科教部门为中心、商业化、培训访问为中心的四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进行了分析,同时把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结合本文的研究实际重新组合创新。第四章是平昌县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广绩效实证分析和平昌县科技特派员制度存在问题。先介绍了平昌县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重点对平昌县科技特派员“五重十片”推广模式进行了分析,然后再采用实证形式评价平昌县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推广绩效,剖析出平昌县科技特派员制度存在问题。第五、六章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改进与完善,研究结论和展望,通过上述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鉴于农业的弱质性和西部贫困地区的特殊情况,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加强城乡统筹,实现城乡一体化方面,提高农村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方面能够发挥巨大作用。(2)科技特派员制度在选拔机制、编制和薪酬等激励机制方面的问题导致了科技特派员在能力上的参差不齐,这一现象在短时间还将继续延续下去。(3)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科技特派员模式充分运用了市场机制,对于我国大有可为。本文针对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进一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对策建议:(1)进一步加强城乡统筹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2)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的遴选工作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3)进一步解决科技特派员的有效激励问题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4)进一步提高科技特派员自身综合能力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5)进一步引进市场化机制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