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N,O化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表征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gyuanq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合物以其花样繁多的价键理论和空间结构促进了基础化学的发展,又以其特殊的性质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取得了重大的应用.近年来,配位化学在研究对象上日益重视与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相结合,具有光、电、磁、热等特性的功能配合物的研究迅速发展,使得配合物的研究成为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于一体的前沿课题.该论文在常温溶液体系中合成了一些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全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述了配合物的发展历史、研究进展、该工作的选题意义及所做的工作.第二章合成了两种希夫碱化合物,水杨醛缩氨基硫脲(1)、双水杨醛缩3,3′-二甲氧基联苯二胺(2),并培养出了单晶,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并对结构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它们均属单斜晶系.化合物2有四个芳香环,且构型呈T型结构而使分子堆积更紧密.另外,我们还发现在这两个分子结构中都含有C-H-π非键弱相互作用.第三章合成了两种含μ-O桥的双核配合物:丁二酮肟合铜[Cu<,2>(Hdmg)<,4>](3)、丁二酮肟合镍[Ni<,2>(Hdmg)<,4>](4),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法对两种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它们均属单斜晶系,在3与4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常规与非常规氢键,分子堆积呈螺旋型.第四章合成了对苯二甲酸铜-咪唑配合物[Cu(Im)<,4>](teph)(5),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5为三斜品系,空间群为Pī,a=0.803(1),b=0.842(2),c=0.889(2)nm,α=76.90(3),B=68.95(3),γ=75.94(3)°,Z=1.在水溶液条件下反应所得三维网络结构中,中性配体咪唑并未与对苯二甲酸过渡金属盐起加成反应,而起了取代反应,对苯二甲酸根在整个网络中起平衡电荷的作用,氢键在配合物5的构筑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该文从多个角度研究了丙烯酸酯橡胶(ACM)的性能.通过DSC、GPC和IR对几种不同牌号的丙烯酸酯橡胶生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硫化胶进行了性能测试,从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上
本文首次以碳糊电极(CPE)为工作电极、溶解氧为氧化剂,建 立了吸附催化伏安法。利用此法研究了有机药物(大黄酸、大黄素、 大黄酚)在CPE上的伏安行为,并分别测定了大黄酸、大黄素、大 黄酚,为有机药物的电化学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 全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利用大黄酸在CPE上能发生很好的还原反应,以溶解氧 为氧化剂建立吸附催化伏安法。考察了体系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一...
合成了系列咪哗类金属配合物.以咪哗、苯并咪哗、苯乙酮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α-苯乙酮-取代咪哗和α-苯乙酮-1H-苯并咪唑类的有机配体及其相应的过渡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
本论文的工作侧重在超支化聚合物与环糊精分子的内含复合物的分子设计、制备与表征,将超分子化学和超支化聚合物相结合,利用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力,得到一系列结构新颖的环糊精/
生物质能源具有总量丰富,清洁和可再生等优点,因此生物质能源是未来代替化石能源的很好的选择。可以有效克服化石能源所面临的问题:储量不足和其燃烧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纤维素是储量丰富的生物质资源,而葡萄糖则是形成纤维素分子的单体,单糖的降解反应是研究纤维素转化为小分子平台化合物的关键步骤,本文以单糖为反应底物进行实验。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是近些年来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氧化石墨烯表面含有大量的
该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系统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性质,主要内容如下:1、合成了含有酚羟基和醇羟基官能团的两个三齿配体HL·HC(HL=N-(2-羟苄基)乙醇胺)
该文用液固相类质同晶取代的方法,通过用不同浓度磷酸做磷源、微波和焙烧两种加热方式对不同粒度沸石进行磷改性.通过磷同晶取代沸石骨架上的硅和铝,产生了区别于已有SAPO-n
该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章首先对核酸探针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核权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二是核酸的电化学研究进展;其次,对喹诺酮
本论文的目的是对胆酸进行化学修饰,制备含有不同数量乙烯基的功能单体,并将其用于牙科充填复合材料的研究。完成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胆酸衍生物的制备用HCl作催化剂,将胆酸
水相Barbier-Type反应是最为成功的绿色有机反应之一,其产率高、易操作并且对于水相绿色反应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近二十年来,有很多催化剂被开发出来催化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