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采用立体定向法将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到大鼠黑质部位制备PD模型大鼠,观察熄风定颤丸联合美多芭对P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并测定熄风定颤丸对PD模型大鼠纹状体谷光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各项指标变化的影响;进而对熄风定颤丸的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为中医药治疗P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采用立体定向法将6-OHDA注射到大鼠相应部位制作PD模型大鼠,第一组为双点注射组,第二组为单点注射组,比较两种注射法造模的成功率。选择造模成功率高的方法制备偏侧PD模型大鼠,将P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中药组(熄风定颤丸组)、西药组(美多芭组)、联合组(熄风定颤丸+美多芭组)以及模型组,另设假手术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观察大鼠治疗期间的行为学变化,并对不自主运动进行评价。大鼠在最后一次旋转行为测试完毕后,处死大鼠,迅速分离取出纹状体,制备组织匀浆液,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GSH、GSH-Px、SOD、MDA各项指标的含量。结果:1.单点注射组成功率为33.33%,双点注射组成功率为55.56%,双点注射法成功率高于单点注射法(P<O.05)。2.双点注射法造模4周后,90只大鼠中有56只(62.22%)大鼠造模成功。3.造模后,与模型组比较,假手术组未出现不自主运动(P<0.05),其余三组不自主运动均减少(P<0.05),以联合组最为显著(P<0.05)。治疗期间,与模型组比较,假手术组未出现旋转行为,其余三组APO诱发的旋转次数明显减少(P<0.05),以联合组较为显著(P<0.05)。4.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组损毁侧纹状体GSH、GSH-Px、SOD含量较高(P<0.05),MDA含量较低(P<0.05);与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联合组GSH、SOD、GSH-Px含量较高(P<0.05),MDA含量较低(P<0.05)。结论:通过双点注射法在大鼠黑质部位注入6-OHDA,能够损伤黑质纹状体系统,减少多巴胺含量来模拟临床病理现象,该方法制成的帕金森病模型,具有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成模率较高的特点,也符合帕金森病模型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同时经熄风定颤丸联合美多芭治疗后的PD大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自主运动的发生,减少了APO所诱发的旋转次数,同时能明显减轻PD大鼠黑质纹状体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本方具有的保护黑质纹状体、抗氧化能力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