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斌寿山石雕刻艺术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wang8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文斌,1955年出生于福建建瓯县,在改革开放后兴起的“学院派”寿山石雕刻界中,他当之无愧为最具时代影响力的雕刻家之一。文革结束后,陈文斌顺利考取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并进入雕刻科进行系统的学习。1980年毕业后,便来到福建省工艺美术实验厂,全心从事寿山石雕创作。其求艺从艺之路,使其既吸收了院校正统的训练,有着“学院派”良好的艺术理论基础,又在福建省工艺美术实验厂中受益于业内“东门派”、“西门派”雕刻好手的指导,练就了扎实的技术,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面貌的雕刻特点。他题材涉猎广泛,后期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专注于人物圆雕,探索如何把西方雕塑语言充分融入寿山石雕刻作品中,让传统的寿山石雕刻具有现代西式美学之感。陈文斌具有娴熟的雕刻技法,在结合寿山石独有的巧色特质的基础上,将中国藏而不露的传统文化注入到其作品构图中,广受寿山石雕刻收藏业内外同仁们的高度赞赏。陈文斌是现当代寿山石雕刻行业中十分低调的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陈文斌之所以能在寿山石雕刻艺术上取得这么高的成就,一方面是他在术业专攻上的天赋和努力,另一方面是他在为人处世上的低调与质朴。通过对陈文斌寿山石雕刻艺术生涯及成就的剖析研究,旨在揭示寿山石雕刻艺术的内涵路径,为行业发展提供学术性的参考助力。
其他文献
常新港的儿童文学注重儿童身体话语形态的呈现,它包括儿童身体的物质话语形态和精神话语形态。物质话语形态方面,作家立足于儿童身体疾病、身体死亡和身体需要,以现实主义笔
为了精确描述气体辅助充填成型中气体穿透推进过程,研究各工艺参数对成型结果的影响.本文基于气体穿透机理的研究分析,将三明治成型理论应用于气辅成型。以矩形平板型腔为例,结合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24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治疗组使用他克莫司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使用环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