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河大鼓兴衰论(1949-2009)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河大鼓是鲁中南土生土长的民间曲艺,又名“大鼓书”,用泰安方言演唱,唱腔高拔、诙谐幽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汶河大鼓既保持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又借鉴姊妹艺术的特点来丰富完善自己,形成了风格独特、别具韵味的艺术特点。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汶河大鼓“兴—衰—复苏”三个时期的剖析,为在现代社会中的传统文化如何保存与传承提供一个参考。另外,作为属于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借用不同学科的视角,本文在民族音乐学的基础上,借鉴美学知识对其进行解析,采用“局内人”、“局外人”双视角,以多角度、多层面的视野对汶河大鼓的兴衰进行剖析,从地理政治文化背景、汶河大鼓自身艺术特点、观众审美心理变化的三个角度归纳总结,试图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大鼓研究的文化理论。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共艺术也成了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其公共艺术方面。它的成功举
期刊
邻里公园是景观设计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本文对邻里公园的研究定位于“人性化”设计发展的基础上,研究邻里公园的历史发展过程;并选择“人的需求”作为切入点,从中
美术鉴赏课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开展美术鉴赏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全面思维,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个性
黑陶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现代黑陶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陶艺品种,其地域性十分强烈清晰,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而油陶作为其中一员,更突显其与众不同,其运用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是当今俄罗斯影坛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他秉承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衣钵,并通过颇具实验色彩的电影创作发展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尽管索科洛夫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