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化工企业核心业务集约化发展,日常检修采用区域性维护检修承包,专业设备采用专业化维保承包。而化工企业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等特点,较其他工业生产有更大的危险性,承包商所从事的工作危险性大,人员对现场不熟悉,多工种进行交叉作业等,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对承包商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对承包商安全管理研究基础上,总结了业主对承包商的安全管理的职责。国外主要从理论上提出了业主对承包商的管理内容,并提升到法律法规的层面,操作性较强,让企业做到有法可依。国内对承包商的研究侧重在承包商风险较大的石油化工行业,大多从企业实践经验中得出,还未上升到系统的理论层面。本文以X化工企业为例对近年来承包商的使用情况、承包商发生的事故以及违章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国内文献,化工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存在以下问题:对承包商作业过程监管不到位,缺乏协助与协调;作业人员素质差,人员流动性强;承包商安全管理不健全,甚至缺位;安全培训流于形式,缺乏现场沟通;承包商准入安全管理欠缺,存在管理漏洞;承包商作业前缺乏策划,作业过程缺乏有效控制。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对承包商的安全管理程序和方法,逐渐规范管理。分析国家法律法规对承包商的要求,对比国内外对石化行业承包商的安全管理标准,应用安全管理相关理论,提出了承包商安全管理对策:对承包商资格预审、承包商选择、项目施工准备、项目施工阶段(前、中、后期)等方面进行管理,并以流程化程序和一系列可操作性强表单约束化工企业内部相关职能部门,形成项目管理单位、安全部门、作业地点所在单位联合管理机制,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避免重生产、轻安全、安全责任划分不明确等问题,形成相应职能部门配合的制约机制。最后,为更好地将承包商融入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加强承包商执行过程中的协调和落实,提出了规范承包商的作业程序,强化区域所在单位对承包商的安全监管和服务、加强与承包商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规范劳务用工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