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债概说

来源 :华东政法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ans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之债,依照学者通说,是指债权人不能依诉强制履行,但是债务人一旦为给付,则构成有效清偿,债务人不得基于非债清偿而请求返还。这项制度,虽然源于古老的罗马法,但时至今日依然可以见诸于当代学者的著作及论述中,在一些国家的法院的判决和民法典中也可以见到其身影。 本文将就一些被学者、判决、立法视为是典型的自然债务的具体案件进行论述,主要的目的在于介绍一些学者观点、判决意见和相关的立法。因此,本文运用的主要方法是类型化及比较法的方法。此外,本文所讨论的范围仅局限于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如法国、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仅在非常有限的场合,涉及英国法。 本文大致上分为三部分。第一章总说,简要论述了自然之债的罗马法源(第一节)、自然之债的概念(第二节)、自然之债现实意义的论争(第三节)和自然之债的效力(第四节)。 在第一节,本文探讨了自然之债起源的“万民法”理论,并认为在罗马法,自然法和万民法并非是泾渭分明的法律制度,因而自然之债既可以认为是产生于自然法,也可以认为是产生于万民法。 在第二节中,本文没有采用传统的定义,而将自然之债定义为“具有给付保持力但欠缺诉求力之债”。 在第三节,通过对于自然债务否定论的观点的检讨,本文认为用自然债务的概念作基准上的统一,在提炼和归纳各种不同的欠缺法律效力的债的特征,连接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这一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因而赞成沿用自然之债制度的观点。 在第四节,就自然之债的效力问题,本文采用了统一效力说,即认为在明确界定某项债务为自然之债的基础上,该项债务即应具有可以抵销、作为担保的基础、可以作为债的更新的标的等效力。 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两章:第二章讨论了先前曾存在民事债务的自然之债情形,主要选取了时效完成后的债务(第一节)、不法原因给付及返还债务(第二
其他文献
集体合同是由工会代表全体劳动者与企业或企业团体,通过平等协商,签订的一种对全体劳动者和企业方都具有约束力的团体契约,它不同于劳动者个人与企业方签订的用以建立个人劳动关
本文在探讨以主权为主要形式的政治权力向国际层面演变以及各成员国民主地、平等地分配“国际政治权力”的基础上,继而对政治权力的国际化趋势进行展望。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文化问题,把文化建设提到了文化立国的重要高度。并就文化和文化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并在
2003年齐齐哈尔“八·四”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武器泄漏事件,使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武器问题以及对日遗留化武诉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遗留化学武器危害的即发性、广泛性和长
本文主要通过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欧洲国家、美国及加拿大等国的银行破产法律框架进行了系统的剖析,阐述了银行破产法律调整框架的两种构建模式,并以此作为我国完善银行破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