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长期以来,国内商业银行将存款业务视为“立行之本”,存款业务的稳定增长,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同业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2013年以来,随着国内货币政策调控重心转向“去杠杆、调结构”、引导空转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加快,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以及存款理财化趋势加剧等方面因素影响,国内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增长显著放缓。而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存款资金分流影响更为明显。 中国工商银行是国内资产规模最大、存款最多、客户总量最大、网点覆盖最广、盈利最多的银行。但在近年来竞争发展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例如机构庞大、灵活性差,市场反应和创新相对较慢,客户体验不足等问题。工行上海地处国内金融竞争的最前沿,近两年来也面临了存款增长明显放缓、市场份额持续下降、存量客户资金流失、存款成本上升、余额波动加剧等方面问题。 本文围绕当前国内金融行业竞争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新特点,在借鉴美国上世纪70年代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过程中,商业银行在创新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模型,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和感悟,对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在新一轮金融创新发展浪潮中,通过采取加快战略布局调整、构建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提高客户稳定性、优化存款定价机制、促进存款产品创新、完善内部考核等重点措施,进一步增强存款业务市场竞争力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建议,对工商银行总行在转型发展中的战略决策同样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