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在张家港第三人民医院(二级甲等)脑卒中住院患者的诊治情况,研究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探讨该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水平与预后及不同TOAST分型(the Trial of Org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classification)的相关性,指导脑卒中的预防及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设计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854例脑卒中(缺血性卒中755例,脑出血9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不同亚组分析。应用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对患者出院后3个月时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分别比较m RS≤2分及mRS≥3分两组以及缺血性卒中与脑出血亚组之间的基线资料及治疗方案;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其他基线资料的相关性,比较不同水平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在不同转归中的差异;以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TOAST分型的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结果:1)对包括缺血和出血在内的85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发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较低者(p<0.05)的患者预后较好,在相关分析中,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与mRS评分呈正相关(r=0.077 p=0.024,r=0.263 p<0.001)、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r=0.249,p<0.001)呈正相关。比较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不同水平在不同预后中的分布显示,预后良好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降低(c~2=8.75,p=0.033;c~2=75.73,p<0.001)。2)对7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发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明显较低(p<0.05)的患者预后较好;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与mRS(r=0.120,p=0.001;r=0.254,p<0.001)呈正相关,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纤维蛋白原(r=0.235,p<0.001)呈正相关。比较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不同水平在不同预后中的分布显示,预后良好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降低(c~2=17.74,p=0.001;c~2=59.67,p<0.001)。比较不同TOAST分型显示,不同分型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也有统计学差异(c~2=53.303,p<0.001),与大动脉粥样化硬化型及小血管闭塞型相比,D-二聚体水平在心源性栓塞组明显较高(均p<0.001)。3)对99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较低的患者预后较好(p<0.05);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纤维蛋白原(r=0.349,p<0.001)及mRS评分(r=0.400,p<0.001)呈正相关。比较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不同水平在不同预后中的分布显示:不同浓度的纤维蛋白原在预后良好组与不良组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c~2=3.29,p=0.350),两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统计学差异(c~2=17.43,p=0.001)。结论: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与3个月的预后呈正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低的患者预后较好。2)脑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3个月的预后呈正相关。3)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是脑卒中患者的风险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