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粗放式经济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又好又快的实现经济转型是我国未来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2017年李克强指出“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1)。创新有助于推动新型产业的发展,尽早完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无论个人、企业还是政府组织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通过增加研发投资强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提高生产效率。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贡献力量,全面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创造时代。国有企业掌握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面临一股独大、结构僵硬、官僚主义、政企不分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目前国企混改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李克强也多次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企、民企的进一步融合,激发经济活力。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再次指出“有序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将发展混合所有制作为新常态下国企改革的延续,也是促进国民经济繁荣的重要手段。本文着眼于当前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和经济转型升级的特殊时期,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试图以混合所有制与创新投入、产出数据为出发点,分析与民营、外资企业相比,混合所有制是否是最促进创新的组织形式。然后,进一步对混合所有制样本深入分析:探究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股权、民营股以及外资股持股比例对创新的影响。最后,分析不同控股方式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强度如何影响创新。通过理论与客观历史数据分析相结合全面系统的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创新影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参考。本文研究结果发现,与民营、外资企业相比,混合所有制是最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组织形式。而且国有股持股比例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反,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民营股、外资股持股比例越高,企业创新投入越高,相应的创新产出也越高。在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创新的进一步探究中发现,混合所有制样本中,国家相对控股方式下,股权激励与薪酬激励都能提升创新绩效;国家绝对控股方式下,股权激励效用不显著;薪酬激励可以提升创新绩效。本文研究结论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一定程度上改善国有企业创新投入少、效率低等问题。而且,混合所有制改革结合科学的内部治理机制很大程度提高企业进行创新的积极性。我们认为我国应坚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方针政策,对促进国民经济繁荣发展,实现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