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台风海啸等各种自然灾害伴随着我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急避难场所作为灾后城市救灾和民众避灾的主要场所,加强其建设和研究是在城市灾害频发背景下增强城市应对突发灾害能力的迫切需求和必然选择。山地城市用地普遍不足,避灾场所通常不足,加上疏散道路系统不完善,使得各类避灾问题较平原地区更为突出。这些问题在山地特征明显的云南省更为突出。因此,本文以云南省山地小城市为例研究避难场所的布局建设问题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山地小城市环境下民众的避灾需求和不同等级的应急避难场所的特点,通过对应急设施区位选址模型的对比分析,构建起山地小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模型体系。其中,固定应急避难场所以最小化设施点模型为基础,通过最小化阻抗模型修正和约束条件的添加得以实现;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在固定应急避难场所的基础上,通过最大覆盖模型修正和约束条件的添加得以实现。并将模型运用于剑川县应急避难场所实际选址中,将得到的理论区位结合城市实际用地情况和现有应急避难场所,进行优化调整。针对设施选址部分选址模型无法考虑过程中设施的规模和人口分布问题。在应急避难场所区位选定的基础上,依托GIS技术和Voronoi Map模型划分各应急避难场所的服务范围,并结合实际的城市用地和建设情况对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最终得到剑川县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方案。最后,本文依托GIS软件和评价模型评价得到布局方案的合理性。通过选取3种不同的评价模型,分别从各需求点到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应急救援设施到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以及各应急避难场所到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三个层面来进行评价。并将模型应用于剑川县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评价中,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地小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建议和策略,同时也为其他山地城市的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