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使人类社会不断迈向更高阶段。然而,推动两个多世纪的人类物质文明的工业革命,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在许多发达国家,工业迅猛发展,科技突飞猛进,出现了高水平的物质享受;另一方面,在世界上还存在大量贫困国家和贫困人口的今天,世界的自然资源却遭到了过度消耗,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如臭氧层“空洞”的出现,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加剧,森林锐减,水资源危机以及近年来全球气候的明显异常。这一切明显地说明一个问题,由于地球只有一个,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资源数量和环境容量是有限的,传统的发展模式必然不可持续。20世纪80年代初,刚成立不久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我们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的报告,可持续性发展的概念开始风靡世界,至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已延伸到地球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 土地利用是人与自然的最直接的对话,人地矛盾代表了人与环境间最大的利害冲突。因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Sustainable land use)也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确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最常见方法是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新课题,国内外虽然有许多学者作过不同程度的探讨,但研究重点基本上还是放在理论探索和评价框架的建立方面,实际运用多处于在初期尝试阶段。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研究、评价系统研究、评价方法研究和评价指标框架的建立等。目前的大多数研究结果均是针对国家和大区域级空间尺度(如大的流域、地理区域和省市级行政区)的战略问题,指标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但理论基础薄弱,对具体实践的指导性、可操作性有限,动态监测力度也不够。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评价的实际验证研究较少。针对以上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系统论的一般原理出发,在系统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主体框架和目标层次,并建立了三峡库区县域和乡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从空间区域和历时演变两个方面对该体系进行了实践论证。取得了以下结果:1.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理论研究 ①基本概念研究: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思想出发,应抛弃传统的资源观和经济发展观,超越局部和短期利益的局限,着眼于资源、环境和人类发展组成的复杂系统的长期时空演变,土地和资源都应被赋予广义的内涵,把所有土地类型视为土地资源,这也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思想基础。从本质上分析,土地资源应属于可更新资源,这种更新特征不表现在上地的地表载体性质,而在于上地综合体的组成要素的资源性质。 ②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就是在保证土地资源条件的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和稳定,充分开发土地潜力并防止土地退化。具体地讲,这是一种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技术措施适当、经济收益能长期维持以及社会能够普遍接受的土地利用;是经济、生态和社会利益协调一致的利用;是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有机结合的利用。 ③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涵义:第一,维护生态稳定,实现高效产出;第二,实现土地资源的适度开发和合理配置,保证上地利用系统的结构稳定、功能突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第三,逐步完成土地资源内部的结构优化和质量优化,杜绝资源退化和浪费。 ④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它是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基础上的评价,它目标层次更高,综合性更强,评价体系的多维性、时空性特色更明显,它是土地利用复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⑤系统结构:土地利用复合系统包括了土地资源调查、上地资源调配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3个一级子系统,其下又分为土地规划管理、土地开发复垦、上地生产、生态功能用地、经济活动用地和社会活动用地等6个二子系统以及若干三级子系统。 ⑤系统功能:土地利用复合系统的整体功能即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子功能包括土地利用生态维护、土地利用经济持续增长、上地利用社会稳定进步、土地基础条件改善和土地生产力发展五大功能。 ①系统的负摘输入:土地利用复合系统是人类土地利用活动与生态环境本底在土地利用单元空间上的统“。任何人类活动都可以通过改变系统的结构和能量、物质、信息流动过程来影响系统的有序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土地利用复合系统的负俯流应泛指能降低系统混乱度即炳值的一切能量、物质和信息输人;③系统的信俯输人:土地利用复合系统内信俯大小的度量,是以消除人们对系统认识上的不确定性来衡量的,具体表现为系统的组织程度和有序程度。上地利用系统中的信嫡输入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改变系统的组织方式和内部结构,增加系统有序度:另一种是导致了系统物质能景输人方式、比例或数景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