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弯曲菌(Campylobacter)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家禽是弯曲菌的重要宿主,在家禽养殖过程中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多重耐药弯曲菌出现并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本研究将调查江苏省鸡源弯曲菌流行情况及其抗生素和消毒剂的耐药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究整合子介导弯曲菌共同耐药的作用。采集江苏省扬州、盐城等七市及其区县的不同规模化养鸡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鸡泄殖腔和鸡肉样品共1022份,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10大类27种抗菌药物敏感性,平板稀释法测定弯曲菌对两种消毒剂苯扎氯铵(BC)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耐受性,PCR检测弯曲菌中季铵盐类消毒剂耐药基因。结果显示:(1)分离得到312株弯曲菌,总分离率为30.5%,其中空肠弯曲菌228株,结肠弯曲菌84株。(2)分离株对抗菌药物耐药水平不一,对β-内酰胺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氨基糖苷类高度耐药。耐药率超过80%的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甲氧苄氨嘧啶和林可霉素;超过50%的有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拉定、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氧氟沙星、萘啶酸、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和四环素;分离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红霉素、阿奇霉素、氯霉素、氟苯尼考和磷霉素等药物敏感。(3)弯曲菌对消毒剂BC的MIC值范围为0.125~64mg/L,对CTAB的MIC值范围为0.125~1024mg/L,对消毒剂CTAB的耐受能力显著大于BC(P<0.01),仅检出耐药基因qacEdelta1(8.8%)。PCR扩增分离株中1型整合酶(int1)及3’端保守区(3’-CS)和2型整合酶(int2)基因,选择代表性菌株进行MLST分型研究。结果表明:(1)312株弯曲菌中,共检出int1阳性菌株126株,3’-CS阳性菌株58株(空肠弯曲菌40株,结肠弯曲菌18株);int2阳性菌株7株。(2)MLST分型表明,72株细菌属于30个不同ST型,61株细菌产生33个新的等位基因组合,其中以ST-1213(6%)和ST-4258(6%)最为普遍;等位基因值数量最多的是pgm和tkt均为25个;UPGMA(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聚类分析得到6大类群,其中Group V包括了122株细菌,ST型有56种,包括已知和未知ST型,菌株来源多样。探究58株1型整合子完整菌株可变区基因盒结构。采用自然转化法将整合子-基因盒完整菌株DNA接合到空肠弯曲菌NCTC 11168;采用SDS进行整合酶消除,检测耐药表型和基因盒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15株弯曲菌可变区均捕获编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aad A1,包括10株空肠弯曲菌和5株结肠弯曲菌,15株弯曲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消毒剂CTAB、BC表现出共同耐药。(2)自然转化成功率为40%,转化成功后的NCTC 11168菌株能够检测出完整1型整合子结构,且耐药表型发生变化。(3)经过化学处理后,随着整合子-基因盒的消除,部分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发生逆转,但链霉素和卡那霉素耐药率未发生改变。综上所述,江苏省弯曲菌流行率为30.5%,各菌株亲缘关系较远,部分菌株表现出对抗菌药物和消毒剂的共同耐药;1型整合子流行率18.6%,其中以编码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d A1基因盒为主,该基因盒可发生种间水平传播,也可通过化学消除部分逆转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