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已迈入社会转型和结构重组的关键时期,社会逐步呈现出“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的特征,越来越多的以青年为服务对象的各类社会组织孕育而生。从上海青年组织的情况来看,除了共青团、青联、学联、少先队等传统组织之外,也出现了许多由机构培育、管理的专业性青年社团和以大中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性青年社团。此外,还出现了一大批依托网络发展而兴起、通过网上结社而形成的自发性青年组织,本文称之为青年自组织。这些青年自组织与传统组织相比,具有服务对象的特定性、服务目标的明确性、活动行为的灵活性和组织动员的便捷性等特点,虽然这些组织没有正式注册,但其富有创意的活动内容和不设门槛、自愿参与的活动方式,吸引了大量青年参与其中,对青年的价值观念、学习方式、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层次影响,在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部分青年自组织在发展良好的状况下,却最终走向解体或解散,其原因何在?青年自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对青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共青团工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青年自组织的发展现状怎样?青年自组织与共青团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在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出台、青年自组织工作已经开展的共青团组织又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和风险?这些问题都值得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和研究。特别是随着政府对社会控制力的减弱,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共青团组织在团结、凝聚和动员青年的能力也趋于弱化,如何引导青年自组织的健康发展进而巩固党在青年中的执政基础,是现阶段做好青年工作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上海市青年自组织现状以及相关管理、引导工作实践为例,以如何推动实现共青团与青年自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引导青年自组织健康、有序、稳定发展作为研究重点,运用调查研究和个案分析的方法,从政治学、社会学的角度对青年自组织产生背景、发展现状以及共青团与青年自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青年自组织的良性发展及共青团与青年自组织合作共赢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