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科学技术的高速进步和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一般人们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面临适应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大学生毕业后不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安排工作,而是通过人才市场与用人单位联系,进行双向选择。这种新的就业制度有利也有弊,它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职业选择自主权,但也增加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压力。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大幅度扩招,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全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不能及时消化大学毕业生,有的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这些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以往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所承受的就业压力是前所未有的。因此,研究者认为有必要关注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通过科学的研究指导大学生就业,应对就业压力,保持大学生身心健康。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30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作为被试,以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特质焦虑问卷为调查工具,对大学毕业生在不同就业阶段的应激、应对、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和相互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全部数据采用SPSS11.5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本研究结论:1.在就业初期和就业后期,大学生就业应激源按压力大小排序依次是:专业供求矛盾的压力、就业心理预期的压力、求职竞争的压力、职业素质评价的压力、自我认识与定位的压力、缺乏求职帮助的压力。2.在就业初期和就业后期,大学生在就业压力某些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专业、是否学生干部的差异。3.就业后期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评价、自我认识与定位、缺乏求职帮助和总的就业压力均高于就业前期。不同就业阶段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差异不显著,就业后期大学生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就业初期4.在就业初期,大学生就业压力总分及各维度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职业素质评价、求职竞争、就业心理预期、缺乏求职帮助和总的就业压力与焦虑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在就业后期,就业压力总分及各维度与抑郁、焦虑呈显著正相关。5.在就业初期和就业后期,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在就业压力部分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都发挥了调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