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泥石流的风险性分析与评价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kwokh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北碚区的概况,阐述了泥石流和泥石流风险评价的概念.第二部分分析了山坡泥石流形成的物源、水源和地形等条件,指出了山坡泥石流在分布上的一般规律.第三部分,依据系统的观点,全面兼顾了山坡泥石流形成的各种条件,选取沟谷纵剖面形态指数、最大24小时暴雨均值、不良地质体发育程度、松散堆积层平均厚度和植被覆盖率五个指标,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室内设计出一套山坡泥石流沟与非泥石流沟的判定方案. 第四部分为山坡泥石流的危险度评价.鉴于山坡泥石流的危险性主要表现为冲击破坏,过去的泥石流评价公式,即"危险度=规模×频率"已不能很好地评价山坡泥石流的危险性,因此我们运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将泥石流的评价公式改进为"危险度=能量×频率",并以具体实例加以检验. 第五部分初步探讨了山坡泥石流的易损性问题.山坡泥石流的易损性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受灾体遭受泥石流破坏的机会,它受受灾体与泥石流的空间位置、受灾体群体分布方式以及地形条件等影响;二是受灾体遭受泥石流破坏发生损毁的难易程度,它与受灾体类型、结构和状态有关.据此给出了易损性评价公式.第六部分为风险度的计算.将第四、第五部分的计算结果代人公式:"风险度=危险度×易损度",计算出各泥石流沟的风险度.第七部分为结语和问题讨论.
其他文献
该次实验以典型的亚热带岩溶分布区——金佛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选择了岩溶洼地内的高山草甸和靠洼地边缘地带的方竹林、裸地以及石林内的乔木林4个样地,对土壤CO浓度空间分布
长江口是世界超大型的亚热带多泥沙浑浊河口,在国际河口海岸研究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江每年携带的4.7亿吨巨量泥沙中约有一半堆积在河口滨岸地区,沿河口滨岸带发育了
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是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能对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特点、发展变化及其空间组合关系等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空间信息系统。目前,不论是发达国家
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独具文化内涵的新旅游方式,将成为新时期最有前途的产业,未来发展潜力极大。同时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将成为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
我国土地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地籍管理工作,而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来实现地籍自动化管理已变成当今的潮流。我国第二全国土地调查也刚刚结束,GIS技术在此次地籍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
该文主要研究中国旅游网站的发展态势和空间分布态势两个方面,利用掌握的资料从不同层面揭示了中国旅游网站的发展和空间态势,并结合中国主要旅游景点网站出现的问题和中国旅
地理国情调查是对某一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调查并进行系统分析评价,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服务。李克强同志在2011年5月23日视察中国测绘创新基地时指出:“地理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