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4%目标的实现,义务教育将得到更好地保障。在国家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加大投入的同时,为避免一些学校不当使用公用经费,促进公用经费使用的效益和安全,各地方政府陆续通过实行“校财局管”的模式来管理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用经费,并对“校财局管”模式下学校对公用经费的使用和报账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确保各学校能规范使用公用经费。学界也针对学校使用公用经费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然而,随着实践的深入,出现了一些基层地区教育部门、会计核算中心和学校在公用经费管理使用中自身职能定位不清的问题,如一些应该要学校充分参与的地方没有让学校参与,一些本该要对学校监督的事项又没有监督到位。对于基层地区的教育部门、会计核算机构和基层学校之间如何理顺彼此间的关系,做到良性发展,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命题。因此,有必要对基层地区的公用经费管理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基层地区公用经费的运行现状进行实例研究,从而得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改进措施。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介绍选题的缘由,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简介文章的写作思路、方法和研究所涉及到的理论基础,界定核心概念。第二部分,G市Z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理的现状。主要从两大部分予以介绍和阐述。一是分别从Z区近年来义务教育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投入的规模不断增长、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不断优化等三个方面介绍了Z区近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情况。二是分别介绍了Z区所属省、市和Z区对公用经费管理的做法,在此基础上与Z区公用经费管理的做法相比较从而得出Z区的三点深化做法(即深化制定了学校的报账制度规范;细化了区结算中心各岗位人员的具体职责;规范了公用经费的预算、支出流程),这三点是Z区结合自身情况所作出的有益经验尝试,为与Z区相同情况的地区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第三部分,G市Z区公用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该部分通过调查义务教育阶段Z区的公用经费运行状况,发现该地区存在下列问题:公用经费预算与该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实际不适应、公用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公用经费使用过程监管不到位、公用经费使用效益评估机制不健全、学校在公用经费管理中的能力与其职责定位难以匹配。然后,深入剖析问题的原因:一是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不够强。二是公用经费管理制度缺少精细化。三是公用经费的效益评估机制作用欠发挥。四是“保运转”和“促发展”的关系未理顺。五是学校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第四部分,改进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理的对策及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一是做好公用经费预算的科学编制。二是完善和细化公用经费的管理制度。三是建立有效的财务公开和监督机制。四是加强对项目支出的论证和管理。五是建立科学的公用经费绩效评价管理机制。六是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小结并作出展望。本文通过对Z区的实证研究,以期能为相类似情况的基层地区公用经费的使用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从而更好的促进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