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实践课程为研究对象,旨在梳理教育实践课程的历史进程,审视我国教育实践课程的现状,并联系国际教育实践课程的变革愿景,探寻其变革之路。教育实践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培养教师实践素养为课程目标。在教师与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进程中“教师实践素养”的涵义是变化发展的:前专业发展时期的教师实践素养是“不需要理论的艺术”,准专业发展时期的教师实践素养是“理论指导下的技能”,而专业发展时期的教师实践素养则是“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知识、技能及情意”——这是专业发展时期“教师实践素养”的核心涵义在知识基础、技能基础和文化基础三个层面发生根本性变革的结果。基于课程目标的变迁,教育实践课程在历史演进中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取向——“理论之应用”取向和“实践中之理论”取向。“理论之应用”取向的教育实践课程包含“基于大学”的教育实践课程和“基于学校”的教育实践课程两种亚形态。20世纪80年代以后,“实践中之理论”取向的教育实践课程进入历史舞台,它以课程开发的实践范式为基础,不但更新了课程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且形成了在宏观层面注重合作的制度环境与文化环境,以及在微观层面注重教师的临床指导两大基本特征,并以诸多教育实践课程的实例表明了它在教育实践课程的内容组织、实施和评价等方面所蕴含的基本要素。对我国教育实践课程的审视以考察我国教育实践课程的政策发展为基础,并以Z省内三所教师职前教育机构中的教育实践课程为例,采用问卷调查与非结构式深度访谈的方法考察教育实践课程的现有框架与存在问题,指出我国教育实践课程政策发展与当前课程基本要素中的“理论之应用”取向,以及在课程基本特征方面“实践中之理论”取向的缺失问题。最后,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变革我国教育实践课程的五个关键性课题:第一,转换课程取向,明确教育实践课程的结构组成;第二,转变编排方式,推进教育实践课程的分散性;第三,加强临床指导,促进教育实践课程的反思性;第四,完善合作制度,提升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文化性;第五,变革评价方式,注重教育实践课程评价的发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