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对创新方法的探索。首先,创新需要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方法的简约映构。其次,创新需要创新方法,创新方法是创新思维的具体外化。以问题意识和现实关切为基本遵循,尝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置于复杂性科学视野下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揭示其发展运行规律,探究创新路径,这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调、高效、健康发展,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复杂性科学理论源于人类社会实践,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在早期具体的生产社会实践中,不断的通过自身与外部世界接触和体验,产生了模糊的整体或者模糊的系统认识,初步形成了复杂性科学浅显的感性认知。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从相对论和量子论开始,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一系列新学科、新理论,这些现代科学从不同角度对传统科学的物质观、时空观、科学观、因果观、认识论、方法论等形成了挑战,为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做了理论及实践上的准备,为复杂性科学理论的思维模式及方法论的形成做了重要的准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贝塔朗菲提出系统论概念,信息论专家韦弗发表《科学与复杂性》开始,复杂性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一个自觉的科研方向。复杂性科学研究自兴起之时,迅速呈现星星之火燎原之势。中国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开创者钱学森先生,所提出的复杂巨系统理论推动了复杂科学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是复杂性科学理论研究的巨大成果。复杂性科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分析、认识世界的一个独特视角,成为改造自然与社会的一种有力的思想武器。复杂性科学理论适用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个领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军事、生产和管理等各个部门之中,并且在众多科学领域中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思维变革和研究范式的转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显著的效果。毋庸置疑,复杂性科学理论同样适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复杂性科学理论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不仅仅在研究方法上,而且在认识论上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思维和更为有效的方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线性、不可逆性、非还原性和偶然性。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果性、确定性、简单性、还原性的整体判定,学科思维、线性思维、单维思维、结果思维、封闭思维等科学思维方式在其中的过度应用,导致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研究和实践的踟蹰前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效能的低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日趋复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复杂呈现,呼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方式的调适以及创新模式的构建。复杂性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路径,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思想武器。复杂性思维是创新性思维、多向发散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关联性思维,是对传统思维的发展和应用,是各种思维形式重新组合与系统应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首先需要实现传统教育思维向复杂性教育思维的转化。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创新思维的转化,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即:向价值思维转化,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调适前提;向非线性思维转化,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调适基础;向多维思维转化,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调适关键;向过程思维转化,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调适重点;向开放思维转化,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调适保障。复杂性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路径,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策略参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需要实现从传统模式向创新模式的转化。“模式”研究既能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化,同时也会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理论化。当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究中仍然过分注重对于人和物的解释,这造就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相对分离的现象。在复杂性科学理论的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具有耦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子系统,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结构构成,有机结合而生成的,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经系统选择加工转化而生成的内容子系统、承载内容子系统的载体子系统、不可或缺的主体子系统、系统之间互塑共生的关系子系统,这四者有机整合,动态发展,生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系统,称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共生体模式。结合复杂性科学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需求,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共生体模式应该有四个创新着力点,即:加强主体子系统“软权威”以及“科层期望”自我觉知,构建“势能差”机制以及“四种素质”能力体系,提升系统影响力;加强党的理论建设,重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内容系统丰富发展,突出内容子系统的政治化和生活化,提升系统感染力;载体子系统选择要切合主体子系统的需要,承载相应内容子系统,注重载体系统针对有效,提高人性化和多样化,提升系统吸引力;注重生成分享共塑和互生共塑的系统关系,促使主体间平等化和精神分享化,提升系统协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