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机制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ce8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经济飞速增长,各项建设不可避免地占用了和将继续占用大量土地尤其是耕地,致使我国的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引起了世界对中国粮食供给的关注。 要实现耕地保护目标,除了采用法律、政策、规划等手段外,还需要从利益关系出发,利用博弈的思想分析耕地保护中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通过重新分配非农化收益,提高其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建立更合理的耕地保护机制。本文通过系统分析耕地保护过程中各利益主体间的多层博弈关系,构建以地方政府和农民为双核心,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着手进行耕地保护的框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首先,本文分析了耕地保护问题的根本原因。在阐明耕地非农化的增值过程和收益分配的基础上,分析了市场机制和国家调控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一方面,由于耕地对整个社会具有很强的外部经济性,因此会产生市场失灵;而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冲动以及拥有对地方耕地的实际掌控能力,使得地方政府调控失效,甚至向反方向发展,由此产生了政府失灵。 接下来进行策略研究。分析耕地保护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建立了优化博弈模型。耕地保护主要参与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集体和农民。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构建以地方政府和农民为双核心,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着手进行耕地保护的框架。 最后结合天津市耕地保护现状及非农化过程中的利益分配状况,揭示天津市耕地保护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重新调整利益分配方案,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征地模式、加强农地流转等建议。
其他文献
在迄今关注于流动人口流迁过程的研究中,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研究框架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人口流迁过程愈发复杂的今天,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研究框架存在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人类开发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土地利用方式不断发生改变,相应地,土地利用/覆被格局也发生着变化,影响着土地资源的承载功能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
旅游目的地是游客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地域空间,而旅游目的地定位,直接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伴随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旅游目的地定位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众多矿业城市进入矿产资源枯竭状态,阜新市也不例外。阜新市煤炭资源枯竭,后续产业没有跟进,由此而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如:矿务局破产、经济低迷、职工大
科技场馆是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的展示场所。它通过引起感官情绪和理智兴趣的展览,为公众提供一个亲自体验的学习机会,它也是科技旅游产业系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我国的区域旅游合作活动也高潮迭起。进入21世纪之后,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等旅游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