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经济飞速增长,各项建设不可避免地占用了和将继续占用大量土地尤其是耕地,致使我国的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引起了世界对中国粮食供给的关注。
要实现耕地保护目标,除了采用法律、政策、规划等手段外,还需要从利益关系出发,利用博弈的思想分析耕地保护中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通过重新分配非农化收益,提高其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建立更合理的耕地保护机制。本文通过系统分析耕地保护过程中各利益主体间的多层博弈关系,构建以地方政府和农民为双核心,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着手进行耕地保护的框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首先,本文分析了耕地保护问题的根本原因。在阐明耕地非农化的增值过程和收益分配的基础上,分析了市场机制和国家调控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一方面,由于耕地对整个社会具有很强的外部经济性,因此会产生市场失灵;而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冲动以及拥有对地方耕地的实际掌控能力,使得地方政府调控失效,甚至向反方向发展,由此产生了政府失灵。
接下来进行策略研究。分析耕地保护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建立了优化博弈模型。耕地保护主要参与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集体和农民。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构建以地方政府和农民为双核心,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着手进行耕地保护的框架。
最后结合天津市耕地保护现状及非农化过程中的利益分配状况,揭示天津市耕地保护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重新调整利益分配方案,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征地模式、加强农地流转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