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公共空间既是村民进行社交活动的场所,也是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户外空间。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景观规划的核心部分之一。论文从城乡融合的视角出发,发现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中存在景观要素过度追求城市化,乡村的乡愁难觅、乡村公共空间功能不完善,缺少特殊使用者行为需求的景观空间等问题。通过查阅文献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的研究,理清城乡融合视角下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的规划作用、规划要素、规划原则等,提出在此视角下乡村公共空间的景观规划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资料查找和文献研究明确相关概念,紧接分析了国内外的乡村案例,通过研究,总结出指导我国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的经验。其次,在分析了乡村公共空间的分类和景观要素两个方面,总结提出了城乡融合视角下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紧接针对现状问题,总结运用乡土材料,体现乡村的”乡愁”情感、体现空间功能性,考虑特殊使用者行为需求的规划,展现乡村人性化的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策略。最后,结合本人参与规划的实际案例——郑长营中心村,从实践层面上,诠释并应用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的策略,提出论文的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城乡融合视角下的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的研究,试图找出一种能够满足村民基本需求、引导城镇居民新生活休闲方式的公共空间景观规划的合理途径,为我国乡村公共空间的景观规划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为加快和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作出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