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嵩山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的原居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是在嵩山独特文化旅游资源和人力资源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嵩山原居民进行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进而找到嵩山文化旅游产业的人才需求与嵩山原居民的契合点,然后针对原居民的现状提出转化对策。文中采用文献综述法、实地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嵩山原居民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研究,使嵩山原居民成为吸引游客的异质资源。 根据嵩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现代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的需要,对文化旅游人才可分为三类,即研发类人才、管理类人才和服务类人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研发类人才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人才,可包含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旅游专业技术人才中的从事文化旅游产业研究、旅游资源开发和创意项目设计的人才,甚至可以包括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旅游服务技能人才。管理类人才主要包括文化旅游行政管理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嵩山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所需的服务类人才可划分为旅游服务职业技能人才、特色体验服务人才旅游消费项目服务人才和景区护理人才。 对原居民的分析,我采用韦里克提出的SWOT法。作为长期生活在嵩山地区的原有居民,对嵩山文化资源,诸如宗教文化资源、禅宗少林武术资源、山水地质资源和历史遗迹资源等最为了解,具有鲜明的人力资源优势,如热情、纯朴、勤奋、善良等传统优势和原居民地域文化符号的潜在优势。同时,根据文化旅游产业对人才的现代需求,也发现原居民具有思想消极、意识落伍和素质较低的劣势。从国家到地方“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为嵩山原居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机会,如充分的就业空间。当然原居民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原居民素质偏低与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需求的矛盾、原居民很难及时适应现代市场环境下的人才调节机制和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等。 因此,探讨原居民合理开发措施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本文根据实地调研和分析,从全面实施人才本地化战略、积极发挥政府对原居民人才开发的调控优势、充分利用现代市场对原居民人才开发的激励机制、合理构建以原居民为基础的文化旅游产业人才体系和深度挖掘原居民的人才资源优势培育产业发展的特色人才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原居民开发的合理性建议,旨在为嵩山文化旅游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为登封市文化旅游的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