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β防御素-2定点突变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活性分析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tz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御素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类具有微生物抗性的低分子肽,其中哺乳动物防御素的抗菌谱最广,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猪β防御素-2以其广谱高效的杀菌活性、不易使微生物对其产生耐药性及细胞毒性小等特点倍受人们的关注。本研究以猪β防御素-2氨基酸序列为基础,设计定点突变,并对其定点突变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及蛋白活性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分析含有不同突变位点的PBD2理化性质,从中选择了二级结构不变,净电荷含量增加、两亲性强、比较稳定的突变点。   2.以实验室已经得到的猪β防御素-2基因为模板,设计合成含突变碱基的引物,通过PCR扩增出8个定点突变基因序列(即mpBD2-1~8),连接pMD19-T克隆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NcoⅠ和HindⅢ双酶切之后连接到pET30a质粒上后转进表达菌株BL21(DE3)PlysS中,成功构建了不同突变点的工程菌株。   3.对工程菌株BL21-pET30a-mpBD2-1~8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目的蛋白的分子量与预期的基本相符,并且目的蛋白的含量约占总蛋白含量的12.8%。经超声波破碎,镍离子柱亲和层析纯化得到融合蛋白,纯度可以达到90%以上。对其进行抑菌活性和溶血活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突变的防御素均对大肠杆菌利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刚,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更强一些。溶血试验发现,这些防御素的溶血率均低于5%,其细胞毒性很小。综合分析筛选出了mPBD2-1、mPBD2-2、mPBD2-3三种相对未突变的PBD2抗菌活性较高的新型防御素,为进一步的多点突变和结构功能关系的研究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2012年12月,陈晓峰用一个去掉镜头改针孔的相机,拍摄了第一张记录日轨的照片。三小时后,照片里出现一条带圆弧的太阳轨迹,他立刻被这条流畅、壮观的弧线所感动。在这之后,太阳在他的心里不仅仅是一个光点,而是一条深深的弧线。他的头脑里常常出现经过针孔汇聚的光点,像激光一样缓慢而坚定地雕刻着底片的画面,无论地球上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太阳还是照常运行着,不为所动。  在他大多的照片里,都会有一座竖直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