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租房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公租房是我国“十二五”规划期间住房保障工作的重点,这对于解决我国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解决资金筹集难题。大量公租房项目建设及运营的背后,政府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为此,一些学者提出借鉴基础设施BOT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租房项目建设。然而,社会资本投资主体参与公租房项目最为关注的就是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府要在公租房项目建设中成功引入社会资本,就必须设计好针对社会资本投资主体的激励政策,以保证政府与社会资本投资主体在合作过程中实现“双赢”。结合我国公租房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及经济、法律条件,本文围绕BOT模式下政府和社会资本的经济行为为核心,综合运用项目区分理论、激励理论、投资决策理论,对BOT模式下公租房项目的激励政策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首先,本文定性地分析了公租房项目引入社会资本的障碍性因素及可行性,并对BOT模式下公租房项目引入社会资本的运作模式进行了设计。然后,分析了影响公租房项目成本和收入的因素,从社会资本投资主体的视角出发,构建了社会资本投资主体的投资财务评价模型。实证分析证明社会资本投资主体在考虑了机会成本和相关风险后不会投资该公租房项目。接着,根据得出的结论,从减少公租房项目现金流出和提高项目现金流入两个角度定量地分析了政府在公租房项目建设过程中引入社会资本的土地让利激励政策、金融支持激励政策、税费减免激励政策、财政补贴激励政策、配建商业激励政策、特许期延长激励政策及相关激励政策间组合设计的计算模型和激励机理,并对激励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在一定的激励政策下,社会资本可实现预期的收益水平。最后,提出了政府在激励政策使用过程中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BOT模式下公租房项目引入社会资本的激励政策细则制定提供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