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滴度肺炎支原体抗体致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并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含合并支气管肺炎)同时完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患儿共370例,对各组病例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儿童生长发育特点以及机体免疫力状况,将患儿分成4组:婴儿组(<1岁)58例;幼儿组(1-3岁)147例;学龄前组(3-6岁)122例;学龄期组(6-10岁)43例。按季节特点分类,春季(3-5月)85例,夏季(6-8月)79例,秋季(9-11月)122例,冬季(12月,1月,2月)84例。按照MP-Ig M抗体滴度特点分类,阴性组187例,1:40滴度组43例,1:80滴度组55例,1:160滴度组37例,1:320滴度组48例。分析结果用SPSSS16.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370例患儿,女性肺炎支原体检出率(63.16%)高于男性(44.73%)。在年龄分布上,学龄期及学龄前期儿童检出率最高(60.61%),婴儿期检出率最低(20.69%);婴幼儿组以低滴度(1:40级1:80)分布为主。在季节分布上,秋冬季节肺炎支原体检出率(57.28%)明显高于春夏季节(39.63%)。在临床特征中,呼吸困难在1:40滴度组的发生率(58.14%)明显高于在1:320滴度组的发生率(22.92%),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咳嗽、喘息、发热、呕吐、腹泻、哮鸣音、细湿啰音间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辅助检查中,1:40滴度组CK-MB异常率(46.51%)高于1:320滴度组(25%),1:80滴度组CK-MB异常率(58.82%)亦高于1:320滴度组,低滴度组CK-MB异常率(53.19%)高于高滴度组(35.29%),且1:40滴度组LDH为304.28±73.51U/L,高于1:160滴度组LDH(269.30±68.75U/L)及1:320滴度组LDH(273.09±60.03U/L)(P<0.05),低滴度组LDH异常率(61.70%)高于高滴度组(4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各组在胸部平片及胸部CT肺炎改变、痰培养、血培养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中,阿奇霉素在低滴度组(包括1:40滴度组及1:80滴度组)使用率低于1:160滴度组,低于1:320滴度组(P<0.05);在激素使用率中,低滴度组激素使用率(63.27%)明显高于高滴度组激素使用率(42.35%)(P<0.01);而各组在阿奇霉素治疗的住院时间、病程第几天用药、住院第几天用药、阿奇霉素住院期间使用时间、咳嗽用药后第几天减轻、肺部啰音第几天减轻、症状3天内控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肺炎支原体是诱发本地区支气管哮喘的常见病原之一。2.肺炎支原体所致支气管哮喘(含合并支气管肺炎)有以下特征:1)女性患儿检出率较高;2)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多发;3)秋冬季多见;4)本组资料显示MP-Ig M滴度婴幼儿低于年长儿;5)本组资料显示在检出MP-Ig M病例中,婴幼儿激素使用率较年长儿高,常有心肌酶(CK-MB、LDH)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