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从文的创作以小说的成就最高,而那些以沅水流域乡村人士为描写对象的乡土小说代表了他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沈从文曾这样说过:“我的作品稍稍异于同时代处,在一开始写作时,取材的侧重在写我的家乡。”①可见是独特的湘西题材成就了沈从文,使他得以区别于其他作家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到底是哪些要素建构出沈从文乡土小说的独特性呢?当然是湘西独特的民俗民风,特别是湘西的民歌。1926年至1927年沈从文整理了50首湘西民歌,结集为《筸人谣曲》发表在《晨报副刊》上。沈从文也努力把这些民歌融合到自己的创作中,特别是在乡土小说里,沈从文流露出对湘西民歌的偏爱,这些独特的民间音乐成为沈从文小说里的一种基调。沈从文也多次谈到自己的音乐观,他认为“认识我自己生命,是从音乐中来”,可见音乐对沈从文创作影响之大,而湘西民歌又是乡土特色的体现,所以研究湘西民歌对沈从文生命及其乡土小说的影响对解读沈从文创作的独特性无疑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沈从文乡土小说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乡土小说里的民歌与乡土小说的关系。采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结合历史视野比较法,把沈从文的乡土小说置于历史的视野中,追溯中国古代经典作品与民歌的关联,分析沈从文创作对古代经典作品的借鉴与创新,重点梳理沈从文乡土小说中民歌歌词里的经典意象,从而考察其手段背后的艺术效果和审美取向。同时把沈从文与同时代作家进行对比,分析其独特性。首先通过考察小说人物与湘西民歌的关系,指出湘西民歌对构建小说人物群像、增强小说审美和抒情气质的重要作用;其次对小说情节与湘西民歌的关系进行研究,剖析小说情节与湘西民歌的内在关联;第三分析民歌增添了小说风景画、风情画和风俗画色彩,再加上对人类共同命运主题的表现,使其小说在“三画”的外部特征中呈现出自然、神性和悲情色彩;最后总结了小说中湘西民歌的审美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沈从文乡土小说的风景美、人性美、人情美和风俗美找到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