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钢构架混凝土结构是一种空腹式钢骨混凝土结构,在课题组已进行了的大量空间钢构架混凝土结构的静力性能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中发现,空间钢构架对核心区混凝土有较好的约束作用,改善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本文是在课题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组合柱——双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即在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中内埋空间钢构架混凝土而形成的组合柱。通过进行低周反复荷载的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探索双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以配钢率(外侧空间钢构架的弦杆肢长)、轴压比、外侧钢骨架形式、內埋钢骨架形式等为设计参数,设计制作了7个双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试件,进行了双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双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有很高的承载力,滞回曲线较为饱满,无明显的捏缩现象,表现出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随着外侧弦杆(角钢)肢长的增大,双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的峰值荷载及变形能力有所提高。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与试验参数相同的双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模型,在与试验验证吻合的基础上,本文以内外配钢率、内外配箍率、轴压比和外侧钢骨架形式作为参数,进行了多组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内外弦杆(角钢)肢长、内外横向缀条宽度的增大,轴压比的减小,内外横向缀条的间距减小,双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和延性将得到提高。在试验研究和模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索了双空间钢构架对混凝土的约束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双空间钢构架约束混凝土的效果可以用空间钢构架混凝土的套箍指标(ξ)来表示。双空间钢构架混凝土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与轴压比(n)、内外配钢率(ρcc)、外侧空间钢构架混凝土的套箍指标(ξ1)和內埋空间钢构架混凝土的套箍指标(ξ2)都大致呈线性关系。
其他文献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会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而其中大部分损失是由于建筑物的倒塌造成的,因此需要对抗震能力不足的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传统的加固方法是对承载力不
随着多层、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方钢管-工字型钢骨混凝土组合柱作为一种新型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工程中将有着广泛的运用。目前,
冷轧带翼钢筋是一种新型的冷轧变形钢筋,该钢筋是以普通低碳热轧钢筋(高线圆盘或棒条)为母材经专门的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冷轧带翼钢筋具有强度高、粘结握裹力强、施工方便等优
传统观念中,混凝土因为耐久成为人们首选的工程结构材料。但实际调查发现,由于环境中的有害介质、设计不当、施工缺陷、维护不周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大量的已建和新建混凝土结构会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以其轻质高强、耐腐蚀性好、可设计性强、介电性好等优点,在结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 FRP耐高温性能差、材料延性差的缺点,严重阻碍了FRP
近年来,青岛地区由于大规模城市建设对边坡的开挖破坏,加之突发性强降雨,导致边坡失稳破坏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市区,由于削坡修路、建房等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滑坡呈急剧上升趋
目前,组合框架已经在多、高层建筑结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高层建筑民用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88建议组合框架弹塑性分析可不考虑混凝土翼板与钢梁的共同工作,且结构设计
人类社会的进步、用水量的增加,以及水环境的污染、水生态系统被破坏,导致了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产生,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