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累积与职业地位获得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经济转型视角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136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采取渐进式经济转型,逐步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逐渐转变用工制度,废除城乡户籍限制,促进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统招统分”的劳动用工制度,采取国家“包下来”的就业方式,企业没有自主招工权,一旦获得工作,就没有被解雇或失业之虞,身份认证成为获得就业的关键因素。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打破了“大锅饭”式的劳动用工制度,企业拥有了用工选择权,人力资本成为获得就业的关键因素。基于这种制度转变,子女的身份认证过程发生变化,社会网络关系的代际联系减弱。本文基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对代际间身份认证过程变化的考察,研究市场化进程对社会资本累积产生的影响,社会资本累积是否能实现代际之间的继承,社会资本是否能对职业地位获得产生显著影响。本文通过抽样调查,获得家庭社会资本数据,运用因了分析方法合成社会资本指数,以PROBIT及稳健OLS模型检验了经济转型过程对社会资本累积的影响,以及社会资本对职业地位获得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社会转型过程,市场化进程使家庭社会资本累积状态表现出代际之间的断裂性,社会资本累积没有实现代际之间的继承,父母对子女家庭的社会资本累积几乎没有影响,而制度变化以及代际之间的职业差异对家庭社会资本累积产生了显著负向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本累积对职业地位获得过程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社会资本总指数对职业地位获得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社会资本各指标对职业地位获得没有产生一致影响。  
其他文献
对硅氢加成反应在制备接枝、嵌段和网络共聚物等方面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的大量投入,而不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实现的,对于这种依靠要素的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许多学者认为随着我国低劳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以后,我国民营经济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由“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上升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而突显的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
自1994年以来,分税制作为一种稳定的财税制度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近年来公共品供给问题被逐渐重视,尤其是地方政府产生了对土地财政的严重依赖,人们开始关注中国的分税制改革。本文从公共品供给出发看中国分税制改革,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将中国目前所实行的分税制看成是一种财政分成结构。与此对应的,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公共品供给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运
我国现阶段的腐败活动属于高发姿态,腐败案件居高不下,涉案高级别官员存在增加趋势。而腐败活动是社会中非生产性活动,它没有增加社会总产出,相反会降低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市场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