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FTA),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基本形式,即可以进行自由贸易的地区。它最早出现在16世纪的欧洲,此后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地区经济一体化成为潮流,许多国家为了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和扩大对外贸易,普遍设立经济特区。作为区域经济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自由贸易区已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拥有世界80%的GDP和80%以上的国际贸易。陆桥经济带是伴随着1990年9月陇海—兰新铁路全线贯通,形成以大陆桥为纽带,沿线大中城市为骨干,东、西两个对外开放“窗口”为口岸而联结起来的区域经济联合体。改革开放快30年,陆桥贯通也已近20年,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有利地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但随着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内部之间的合作加强的同时,东中西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马太效应”凸显,陆桥经济带沦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洼地”。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扩大对外开放是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培育的催化剂,陇海兰新沿线地带发展实践经验表明,一般层面的开放难以支撑陆桥经济带的“洼地崛起”,破除“马太效应”,必须创新经济带发展模式,在陆桥经济带的功能定位、开发开放政策、运作协调机制等方面赋予新的内涵,只有实行更为开放的政策,使沿陆桥地带居于开放的制高点,在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中成为吸引生产要素的强势平台,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的快速转变,才能在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中发挥出特殊的作用。经济国际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昭示,建立自由贸易区式陆桥经济带是新一轮陆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把国际上通行的自由贸易政策导入陆桥区域经济发展,建立自由贸易区式的陆桥经济带,是新一轮陆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式的陆桥经济带,能够形成促进陆桥沿线对外开放、快速崛起的巨大推动力,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和陆桥经济带客观实际,该观点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建立自由贸易区式陆桥经济带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是:建设自由贸易区式陆桥经济带,不是将沿桥广大地区不加区别地同时辟为自由贸易区,而是依托运输通道,发挥东桥头堡连云港、西部口岸阿拉山口和沿桥省会城市、重点城市作用,形成积聚国际生产要素的强势平台,以点带面,以线串点,有重点地推进,最终建设成为由自由海港区、自由陆港区、自由空港区为主体组成的商品、资金、人员自由流动的带状型自由贸易区。同时,自由贸易区式陆桥经济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分步实施,按照最终建设与西桥头堡功能相匹配的新亚欧大陆桥东端国际性自由港、建立国家战略性能源基地和管道运输体系、创建亚欧新丝路国际旅游带、建立以新亚大陆桥运输为纽带的国际物流带、建立陆桥战略制造业工业带、建立区域国际金融体系等一系列战略目标和战略项目,拟定分布实施计划。尽快建立开发开放机制,确定战略重点,加快开放园区建设等一系列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