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力就业已经成为全球性关注的重点之一。如何使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是更是成为各国政府首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在世界就业难题和GDP拉动就业疲软的双重压力下,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拉动就业的增长无疑成为目前促进就业的可供选择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深度调整期,产业就业调整背景下的就业问题依然具有其特殊性。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探索产业就业弹性变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有效的产业就业政策成为我国目前克服世界性经济危机、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最为紧迫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业标准作了进一步划分,基于1990-2007年各个产业增值及产业就业人数的比较分析,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引入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模型,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弹性变动规律实证研究,从而得出我国产业就业弹性变动的客观规律:农业就业能力已经基本饱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呈负方向发展;农业的产业就业弹性系数变化趋势与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变化趋势呈明显负相关;第二产业GDP增长与就业结构变化呈现低度相关;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效促进了工业产业就业弹性增长;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加剧第二产业资本深化趋势,主要产业趋同于以低产业就业弹性;劳动密集性工业产业的发展不充分制约了第二产业的产业就业弹性的提高;第三产业依然保持高的产业就业弹性,是目前增加就业的主要力量;低劳动技能要求、低薪酬给付制度使第三产业成为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产业;私有经济极大发展提高了第三产业的产业就业弹性;新兴产业出现和发展提高了第三产业的产业就业弹性。在透析我国产业就业弹性变动基础上,文章对我国现行的各个产业及其子产业现行的就业政策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现行产业就业政策的不足之处,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政策建议。文章认为我国目前的产业就业政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挖掘农业自身潜力,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消化剩余劳动力;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型企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解决社会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