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沙江上游水利资源丰富,是水电站较为理想的布置地,同时由于该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大型堵江滑坡发育密集,研究该地区大型堵江滑坡的运动及堵江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以金沙江上游的特米大型堵江滑坡为例,在对滑坡形成机制、运动特征以及堵江特征等相关研究成果与问题总结的基础上,从特米滑坡的地质背景以及工程地质条件入手,以资料收集和现场地质调查为基础,并结合钻孔勘探成果与岩土体试验,分析特米滑坡的发育特征与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在此基础上,分析特米滑坡的形成条件,研究特米滑坡的形成机制与运动堆积过程,最后通过收集金沙江上游地区40例大型堵江滑坡案例,对特米滑坡的堵江特征及堵江机制进行了分析,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根据滑坡区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并结合滑坡的发育特征,认为特米滑坡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河谷下切,岩体发生卸荷回弹;其次中部岩体发生滑移-倾倒变形;最后根部折断,滑面贯通。当岩体内剪切力大于了前缘岩体的抗剪强度后,坡体沿贯通面高速下滑,特米滑坡整个变形失稳模式可以总结为滑移-倾倒—滑移-拉裂式。(2)通过特米滑坡运动特征的现象分析,认为特米滑坡为高速滑坡。产生高速滑动的原因主要由于滑坡前缘锁固、滑坡区地震反复作用以及运动时的低阻效应。根据其运动特征,将整个运动过程分为剧动启程阶段、高速飞行阶段、碰撞堆积阶段。(3)对滑坡的堵江特征分析表明,特米滑坡具有堵江规模大、堵江时间长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特米滑坡堵江的地质条件、河床条件、水动力条件,将特米滑坡的堵江机制总结为:河谷下切岩体卸荷回弹→顺层斜坡滑移-倾倒变形→高速滑动→前缘碰撞堆积→后缘推动形成一定冲高→完全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