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乳清废水中β-淀粉酶的高效提取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j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分离蛋白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乳清废水,其主要成分为乳清蛋白和大豆低聚糖,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大豆乳清蛋白中含有丰富的p-淀粉酶,对大豆乳清废水中p-淀粉酶进行回收是大豆废水资源综合利用并解决废水排放问题的关键环节。大豆来源的β-淀粉酶具有耐热性好、作用pH范围宽等特点,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探讨大豆乳清废水中p-淀粉酶的提取和纯化关键技术,并对制得的酶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研究,为该技术制备的p-淀粉酶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首先,通过pH调节、离心分离等预处理得到的上清液采用超滤(UF)浓缩,考察料液pH、操作温度、跨膜压差(TMP)和膜截留分子量(MWCO)对超滤的影响。结果表明:调大豆乳清的pH到7.0,稳定2h后离心分离,得到的上清液澄清透明,酶活回收率为97%,;选用MWCO为3 kDa的UF膜,在TMP2 bar.温度25±3℃、料液pH7的操作条件下,膜通量由初始的44L/m2·h衰减至23L/m2·h,操作时间1.8 h,平均通量达到35 L/m2·h,浓缩液中p-淀粉酶的酶活力可达到101U/ml,浓缩倍数为10倍,酶活的总回收率为92%。其次,通过硫酸铵沉淀、超滤复滤浓缩及凝胶过滤层析,对第一段UF浓缩液进行进一步纯化研究。探讨了pH、硫酸铵浓度以及浓缩液中蛋白质浓度对杂蛋白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超滤复滤浓缩倍数的确定。结果表明:硫酸铵的添加浓度为1.2mol/L、pH为4、大豆乳清废水浓缩倍数为6-8时,杂蛋白去除率为60%,效果较好;选择MWCO为30 kDa的UF膜,在TMP2 bar、温度25+3℃、料液pH7的条件下进行操作,确定复滤浓缩倍数为10倍,此时浓缩液中p-淀粉酶的酶活为674U/ml,比活力为14U/mg,UF复滤酶活回收率为92%;经过凝胶色谱进一步纯化后得到的酶的比活力为68.6U/mg,总酶活回收率为50%;SDS-PAGE分析显示,经过凝胶纯化的样品为单一的蛋白条带,说明得到纯度较高的β-淀粉酶,β-淀粉酶的分子量约为55 kDa。最后,研究了制得的p-淀粉酶的最适作用pH和温度,以及酶对pH和温度的稳定性、金属离子对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p-淀粉酶的最适pH值为5.5,在pH5-7.5范围内稳定性较好;最适温度为70℃,在40~60℃内稳定性较好;K+、Ca2+. NH4+、Zn2+对酶活有一定的激活作用,Cu2+和Fe2+对酶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Na+和Mg2+对酶的活性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大公司企业都在加快现代化人力资源整合的进程,因此来提高自己公司的经济效益。在这一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平衡发展模式作为一种独立运作的、新型的管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因此,应正视当前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和太原地区的
我国很多地区地下水Cr(Ⅵ)污染严重,Cr(Ⅵ)为致畸、致癌、致突变物质,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腐殖酸(HA)和NO3-广泛存在于地下水中,会对污染地下水的修复产生影响。但目前关
通过智能LED可调光源实现5组具有代表性的相关色温的选取,以42名(21男,21女)色觉正常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借助FM 100色相棋的辨色实验,分析LED光源相关色温对颜色辨别力的影
本文设计了一种LED智能控制模块,该智能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STC12C5412、蓝牙模块、GSM模块、电源模块和模数转换模块。蓝牙模块和GSM模块用以接收无线信号,将处理的结果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