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肾虚是少、弱精症不育的总病机所在,多项体外研究及动物实验室研究证实:很多补肾类单药可提高精子活动率及精子活力,提高正常形态精子数。主要通过抗氧化、改善精浆中的微量元素、提高精浆果糖含量、以及对精子运动能力和膜功能的促进作用等多方面影响精液质量。而目前中医药在弱精症方面的应用,只交代了有效结果,其过程较为笼统,而且各家报道结果不一,各证型组综合报道分析少,个别报道未深究其疗效不同的根本原因所在,对其可能的起效环节及可能的起效中药介绍不清楚,本研究希望通过门诊弱精症患者的分型及辨证治疗,分析各组的疗效,并分析其不育时间及患者年龄,初步了解其对中药疗效的影响。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门诊肾虚型少、弱精患者进行中药辨证施治,观察个证型治疗前后精液质量的改善情况,评估各证型疗效;评价纯中药治疗弱精症的价值。方法从广东省中医院男科门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型病人进行辨证治疗,口服中药汤剂每天1剂,在主方原则不变基础上,两周进行1次方药调整,四周为1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评价其疗效。通过对精液常规中精子活动率、A级精子、A+B级精子、正常精子率及精子密度进行前后比较评估其临床疗效。并根据(陈志强、江海身主编《中医临床诊治男科专病》人卫出版社第二版)进行不同证型的比较,初步了解我院男科门诊弱精症患者的症候分布及各证型疗效比较。结果肾虚型少、弱精症患者主要包括脾肾两虚型(50例)、肾阳虚型(30例)、肾阴虚型(41例)。总治疗有效率为77.7%。各证型组中,轻度、中度弱精症占大部分,脾肾两虚型占94%,肾阳虚型96.7%,肾阴虚型95、1%。各症候中少精子症患者比例分别为:脾肾两虚14%,肾阳虚型3、3%,肾阴虚型9.8%。而不育患者年龄在25到35岁之间的占66%,治疗有效率为83.8%。不育时间小于等于2年的占56%,治疗有效率为88.2%。治疗1个月后,各证型组精子活动率(%)、A级精子、A+B级精子、正常精子百分率均有明显升高;脾肾两虚型分别为:治疗前42.44±14.9、9.02±6.8、28.28±12.1、11.40±6.3;治疗后51.06±13.1、12.86±6.4、35.88±12.3、15.22±9.4;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15;肾阳虚型分别为:治疗前43.5±15、9.33±5.4、27.5±10.4、13.8±6.46;治疗后52.63±15.2、13.73±7.7、35.7±13.7、20.60±16.5;P值分别为0.004、0.002、0.004、0.005肾阴虚型分别为:治疗前44.29±14、9.85±6.7、29.61±13.2、14.2±7;治疗后53.8±10.5、12.85±5.3、37.44±10.2、70.37±38.6;P值分别为0.000、0.005、0.000、0.001;差值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前后精子密度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大于0.05。结论中药辨证治疗肾虚型少、弱精症,可显著提高精液中快速向前运动精子、精子活动率、正常精子百分比。其中年龄相对越小、不育时间越短对中药疗效反应越好,可整体提高精子质量及受孕机率。而各证型组其中以肾阳虚组临床疗效最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