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洮铁路是民国初期东北地区的一条国有借款修筑铁路,该铁路起自南满铁路的四平街站终到洮南站,主持修建该铁路的东北地方政府在该路建设期间多次向日本借款修建,致使该铁路利权有所丧失,因此自该路建设起就一直备受诟病,被视为南满铁路的培养线、伸入东蒙北满的侵略线,学术界因此对其评价甚低。然而转换视角,从当时的时局状况、建成后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及修筑铁路的尝试等角度出发,又反映了该铁路修建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以及该铁路建成后的意义不可忽视。本文主要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四洮铁路修建的历史背景。首先是东北地方政府应对当时政治、经济时局的必然选择,当时东北西部外来势力入侵及匪患严重,使得该地区边疆危机空前严重,所以要实现移民实边和快速集结军队于出事点必须借助便利的运输工具铁路;其次,随着蒙荒的丈放,大批土地由畜牧区转变为农业区,从而使农产品商品化提高,这就需要铁路将产品输出销售,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为抵制日俄两强侵略东北,当时东北政府尝试引进外资修筑新法、锦瑷铁路但均化为泡影,最终与日本交涉修筑四洮铁路。第二部分是四洮铁路的修建过程。开工之前中日双方进行多次交涉,交涉过程中中方对日方的要求并非一一答应,而是积极争取铁路权利,最终双方妥协达成铁路借款合同。该路分三段进行:四郑线、郑洮线和郑通支线。每段在施工之前都进行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如测量、勘探、购地等;铁路建成后,为了能够有序地运营,又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行车章程、购票章程、运费章程等。第三部分是四洮铁路开通的运营状况及意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一定限度内抑制了满铁的扩张、一定范围内便利了移民的涌入、一定时期内增强了国防力量。可见,该铁路的修筑开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不仅要认清日本的侵略性,更不可忽视当时中国在交涉过程中积极争取利权的努力,更要重视铁路本身修建开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