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此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经过若干年的探索和实践,学者们对该门课程各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成果。我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实践提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采用团体教学模式,并且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采用该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很有裨益。 团体教学模式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指导思想,以团体动力理论、师生互动理论、合作学习理论以及体验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学会并应用心理学知识、掌握人际交往沟通技巧、直面心理困惑、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为教学目标,建立起来的包括团队组建、任务分配、课前交流、团体互动、总结分享等教学活动的基本教学范式。团体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来源于美国用于会计教学的团体教学法,它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已相当成熟,并且获得了学界的一致认可。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殊性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我们将其加以变化调整,并经过不断实践,从而总结出这套适用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效,了解当代大学生们内在心理需求,使团体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该门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故而我们采用的团体教学模式依靠其独特的理念、要素和原则,进一步来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为了验证将团体教学模式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来进行实证研究,而调查结果也证实了团体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考核评价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突破,获得了大部分师生们的喜爱和认可。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怎样更新教育理念、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对于存在的问题,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需要通过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