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长江口北岸的海门市及其相邻地区是长江以北最大的吴语人口聚居地。本文选取海门方言中较有特色的副词以及程度、否定、体貌、定指等语法项作为研究对象,在共时描写的基础上,尝试同其他吴语方言及明清吴语文献等作横向或历时的比较研究。论文除引言和结语之外共分五章。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海门市的地理历史及人口概况,海门方言的语音系统与语法特点,海门方言语法研究的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为副词,描写时间、范围、语气、情态四个次类五十多个常用副词的句法语义特点。第二章为程度,从附加、重叠、前加状语、后加补语四个角度描写海门方言的程度表达方式。第三章为否定,描写海门方言的“弗、朆、奥、呒得、呒处”五个否定词的语义以及相关的否定句、疑问句格式。第四章为体貌,描写海门方言的实现体、将行体、起始体、进行体、持续体等体意义的表达形式。第五章为定指,着重描写海门方言定指系统中概数词“多”的定指用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方言普通名词的定指表达类型。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地处江海一隅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得海门话相对于城市方言上海话、苏州话而言保留了更多明清吴语的语法成分,在吴语中心城市已经或正在消失的一些语法现象仍然活跃在海门话中,例如“交关”的程度补语用法;2.海门话与母方言崇明话之间存在的某些语法差异主要源于江淮方言南通话等邻近方言的影响,例如“快煞”的前置用法;3.汉语方言普通名词的定指表达常式是“指示词+数词+量词+名词”,指词型、量词型、数词型定指都是因省略或融合而形成的变式,海门话概数词“多”的定指义来自定指词的省略;4.吴语已然体是非问句的多种样式是表体成分、表问成分与谓语动词三者自由组合的结果,其中表体成分必须紧靠谓语动词;海门话较为特殊的“朆+V+(口伐)?”已然体是非问格式可以看作上海话的“V+勒+(口伐)?”否定词格式与苏州话的“阿曾+V?”发问词格式两者共同影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