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西丘陵旱地梨园长期采用清耕制,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果园土壤侵蚀加剧,土壤肥力下降,严重地制约着梨产业的健康发展,树盘覆盖技术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有关于果园不同覆盖方式的生态效应及生物响应方面的研究鲜见报道。本试验以‘早酥’梨为试材,系统研究了不同树盘覆盖方式对梨园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活性、有机碳及其组分以及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了树体生长发育及果实产量和品质对不同树盘覆盖方式的响应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显著提高了梨园土壤的温度、含水量和土壤容重,土壤温度比对照提高8.3%,早春的增温效应显著,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增加37.2%,最大增幅期出现在该区干旱少雨季节且新梢旺盛生长和幼果迅速膨大阶段,有效缓解了树体水分供需矛盾,土壤容重比对照提高1.7%;秸秆覆盖降低了土壤温度和土壤pH值,地表温度比对照降低12.3%,缓解了夏季极端高温对树体表层根系的伤害;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孔隙度,含水量比对照增加13.6%,土壤孔隙度比对照增加8.8%;秸秆覆盖加快了团聚体的形成,大于5mm团聚体的百分比为53.8%-68.7%,土壤理化性状改善。2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和秸秆+菌肥处理明显提高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性铁、锰、铜和锌含量,秸秆+菌肥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有效性锰和锌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3.5%、146.5%、11.9%和68.4%,秸秆覆盖土壤速效钾、有效性铁和铜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0.3%、42.9%和13.5%。土壤矿质养分含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秸秆覆盖物的分解作用,使大量速效性养分在土壤中富集与积累,以及通过根系的分泌、微生物的分解、土壤的微酸化及秸秆残体的滞留作用,土壤矿物质的有效态含量增加;地膜覆盖则降低了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性铜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7%、2.3%和20.9%。3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菌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蛋白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7.5%、25.5%、47.3%、16.9%和4.6%。地膜覆盖降低了土壤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14.5%和6.9%。一年中土壤酶以0-40cm土层活性最高,夏季活性较高,春季和秋季活性较低,脲酶、蛋白酶、中性磷酸酶活性高峰期出现在7月份,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高峰期出现在8月份。土壤酶活性的提高是由于增加秸秆有机物质覆盖以后,土壤的C/N比发生了变化,为增强酶促反应和土壤呼吸强度提供了基质所致。4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菌肥覆盖极显著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易氧化有机碳及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微生物量碳及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分别比对照增加47.4%、177.6%、59.6%、327.7%和52.6%。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最大值出现在0-30cm土层范围内,表明秸秆有机物的施入为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提供了更多的碳源,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碳贮量。5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及其种群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菌肥处理增加了土壤细菌、真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7.5%、95.8%、107.4%,降低了土壤放线菌数量,比对照降低10.1%。土壤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在7月份达到最高值,土壤真菌数量6月份达到峰值,土壤放线菌数量8月份达到最高值。覆盖处理明显增加了细菌和真菌种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细菌和真菌的单菌落数依次为秸秆+菌肥>秸秆覆盖>秸秆+地膜>地膜覆盖>对照,表明施用秸秆能够提供大量有机碳源和无机营养,从而导致和刺激土壤微生物的增加。6不同覆盖方式对树体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生物菌肥和秸秆覆盖处理明显增加了树体生长量、根系活力,提高了树体各器官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改善了果实品质,增加了产量。秸秆+生物菌肥处理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20.8%,秸秆覆盖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对照18.3%。秸秆覆盖通过影响土壤中的水、肥、气、热因子,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增强了土壤酶活性,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数量,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提高了根系活力,促进了树体生长量的增加和养分的积累,最终导致树体产量和品质的明显提高。综上所述,以土壤保蓄水和培肥效应为主要目的的覆盖栽培,以秸秆添加生物菌肥覆盖为最好;以增温效应为主要目的的覆盖栽培,则选择地膜+秸秆覆盖为佳。在实际应用中,应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降低覆盖成本,从而实现果树提质增产和废物资源有效利用的双重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