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苯丙烯酰氨基酸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ianxi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能很好的控制餐后血糖浓度,是目前临床上2型糖尿病一类主要治疗药物。研究表明,咖啡豆提取物能很好的控制糖尿病小鼠餐后血糖浓度。N-苯丙烯酰氨基酸化合物(NPAs)在咖啡豆等植物中广泛存在且种类较多,本文推测该类化合物可能具有AG抑制作用,进而引起了咖啡豆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因此,本文设计合成了NPAs化合物并对其AG抑制活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1)分别以三种取代苯丙烯酸阿魏酸、4-甲氧基肉桂酸、香豆酸为原料,合成了42种NPAs。所有化合物均经1H NMR、LC-MS进行表征。  (2)以pNPG为底物评价了化合物的对体外酵母AG抑制活性效果。化合物IC50值在0.04-34.43mM,部分化合物IC50值低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1.70mM)。氨基酸的种类及苯环上取代基对化合物的活性影响较大。在阿魏酸及4-甲氧基肉桂酸衍生物中,含苯丙氨酸、色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苏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成分化合物的活性要高于其他氨基酸成分的化合物。苯环上对位羟基取代的4-香豆酸衍生物活性高于其他两类,其丙氨酸及甲硫氨酸取代产物的IC50值为0.04mM,酶抑制动力学分析表明香豆酰丙氨酸对AG的抑制为混合型抑制,抑制常数Ki为0.0124mM。部分化合物的体外小鼠肠酶活性表明,在相同浓度下,一些化合物对小鼠肠酶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3)根据已有化合物的活性数据,采用分子立场分析法(CoMFA)建立3DQSmR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型参数(q2=0.561,r2=0.977)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该模型对化合物活性预测值与实验值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因此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三维等势图显示苯环上负电性基团取代及对位的大体积基团会降低化合物活性,氨基酸残基中体积较大或电子密度较大的基团会使化合物活性增加。该模型对新化合物的活性具有一定预测能力及指导意义。  (4)以酵母异麦芽糖酶为模板,通过同源建模获得酵母AG的三维立体结构模型,并采用Surflex-Dock将部分所合成化合物与所建构的酶进行分子对接。对接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通过竞争性的占据酶的催化位点而发挥抑制作用,结合作用力主要是化合物与酶催化中氨基酸残基(主要为Asp214,Glu276和Asp349)结合的氢键作用以及与Phe157间的共轭作用。
其他文献
铁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由于土壤中铁的生物有效性普遍较低,缺铁是限制全球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缺铁时会产生各种生理和分子机制来增加土壤中铁的生物有
现有的研究揭示FRIM(tripartite motif)家族的成员在调节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中有重要作用,并且与遗传性疾病,神经系统异常以及癌症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TRIM39是我们发现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