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东亚生产网络的形成与深化,垂直专业化分工取代水平分工,成为东亚地区最主要的分工模式,而这一分工模式在机械制造业表现尤为突出。东亚各国经济结构、要素结构和外贸结构的差异以及地缘优势,为生产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具体而言,以日本为首的东亚发达经济体具备相对丰裕的技术和资本要素,从而设计并生产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机械零部件;而以中国为首的东亚新兴经济体,则具备较为丰富的劳动和土地要素,从而导致其在机械产品的加工和组装环节具备突出的比较优势;最终基于各国的比较优势,将机械产品生产环节细分并进行跨区域配置,形成东亚生产网络。事实上,生产网络的形成本质上是全球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分工模式的形成,宏观上而言,有利于提升一国的经济效率;中观上,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微观上则有利于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从微观产品角度出发,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产品质量升级影响如何,存在较少的研究和结论。直觉上,垂直专业化的分工有利于生产环节的精细化,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同时,各国生产环节的耦合,会产生知识和技术外溢效应。这种正向外溢效应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具有较低劳动成本和土地成本的相对低收入水平国家,主要承接机械制造产品的加工组装环节,通过从较为发达国家进口高质量的中间品,加工组装并出口,从而提升其最终品的产品质量;另一方面,通过与具有技术优势国家的建立贸易关系,在贸易往来过程中形成干中学效应,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对于收入水平较高的发达经济体而言,有利于节约有限的经济资源,集中生产并出口高质量的中间品。为进一步研究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否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基于前人研究基础之上,运用阈值模型对东亚机械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进行测算,同时综合分析产品质量的测算方法,结合经济理论和数据可得性,选用产品单位价值作为产品质量的代理变量,构建面板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论表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东亚各国出口产品质量存在着显著的提升作用。同时进行分样本进行分析发现,这种正向促进作用对东亚新兴经济体显著而对发达经济体并不显著。这说明,新兴经济体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主要来源于高质量中间品的投入,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东亚发达经济体。至此,本文验证了新兴经济体通过充分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提升其出口产品质量,从而提升其出口竞争力的这一途径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