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变革、金融业的发展以及中央银行制度的完善,我国也在不断改进支付系统以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对支付系统的需求。但令人担忧的是,支付系统风险的深入研讨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若想从整个“大支付”的层面去分析支付系统存在的风险是极具难度的。由于商业银行支付系统是整个大支付系统的基础和核心,若把商业银行支付系统的风险作为研究对象是极具可行性和现实意义的。因此,笔者认为剖析商业银行支付系统风险产生的原因,研究商业银行支付系统的风险的监测、识别和度量,对于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我国支付系统的意义不可忽视。从狭义的角度上讲,支付是货币的实际转移和过手,支付系统的运行即是支付指令实施的技术处理过程。参与支付系统运行的当事人,即有支付系统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也有支付系统的使用者或被服务者。支付系统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所以,一个强有力的、高效的支付系统对于经济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与社会的发展进程形影不离的是风险,不管是金融风险还是其他类别的风险,都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或必然现象。支付系统风险易引起金融机构的系统风险及连锁反应,易影响公众对银行系统的信心。在商业银行的日常营运活动中,来自于银行内部的、故意的或无意的人为操作失误是形成支付系统风险的主要原因。在我国,人为型风险更是支付系统风险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营者在控制风险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风险增加收益的机会,从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获取更大的收益。长期以来,由于对支付系统风险认识的不合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频繁遭遇由支付系统风险引发的损失事件。又因为我国商业银行不大重视支付系统风险损失历史数据的积累,有关支付系统风险事件和数据的积累就十分贫乏,给支付系统风险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再加上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银行具有隐藏风险事件的动机,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系统风险历史数据更难收集。在此基础之上,笔者选取了24个较易获得数据的指标来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系统风险预警体系。其中前13个指标反映的是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系统所面临的微观层面的风险,后11个指标反映的是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系统所面临的宏观层面的风险。本文选取了9个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从2004年至2008年间的年度报告和中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作为分析对象。本文利用主成分的思想在保持原始变量尽可能多的信息的前提下实现降维的目的,达到消除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本文利用SPSS13.0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并进行平均正交旋转以选取综合因子,作Logistic回归的自变量。且借助旋转后的因子得分判断样本发生支付风险。在建模分析的结果之上,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支付系统风险防范提出了建议:加强对商业银行支付系统的系统研究,完善商业银行支付系统;完善有关支付结算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支付系统参与者的支付风险管理;培养和促进良好、完善的社会信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