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口腔溃疡(oral ulce, OU)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病因复杂,一般人群的患病率可高达25%以上。其中,以复发性口腔溃疡最为常见,病程一般为7-10天,发作期间有比较剧烈的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其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了解不多,一般认为其发病及愈合过程有多种因子参与,临床上治疗主要以消炎、止痛、防腐、促进愈合等对症治疗为主。许多研究证明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及其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损伤黏膜重建中起重要作用。康复新液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中药制剂,对OU有良好疗效,能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血管新生,加速坏死组织脱落,迅速修复各类溃疡及创伤创面。康复新的有效成分为多种氨基酸、多元醇类及肽类等,其成分复杂,作用机制不清,本研究探讨其治疗OU可能的分子机制。1.动物实验10只健康SD雄性大鼠为对照组A组,30只已经建模雄性大鼠,随机分B、C、D共4组,每组1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C、D组分别为30%冰醋酸诱发的黏膜口腔溃疡模型对照组、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和康复新液治疗组。实验开始第3d起,B组外用生理盐水;C组外用表皮生长因子;D组外用康复新液治疗,3次/d,共7d。观察、记录大鼠黏膜情况。第10d处死大鼠,取黏膜组织,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固定于4%中性多聚甲醛溶液中,常规切片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GF、EGFR在口腔溃疡实验模型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和分布规律,并进行计数和统计学分析;一部分放置于-70℃冰箱保存,提取总RNA并反转录后,用PCR技术检测A、B、C、D四组黏膜组织中EGF、EGFR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2.临床应用选择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就诊于我院口腔科符合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康复新液含漱,每次10mlx10min,3次/d;对照组用西瓜霜喷剂治疗,3次/d。观察病人的平均溃疡期的改变和疼痛指数改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动物实验结果(1)黏膜大体标本:B组大鼠口腔黏膜可见明显充血水肿,有大小不一的典型溃疡分布。C组和D组大鼠口腔黏膜溃疡面明显缩小变浅,可见黏膜轻度充血水肿。有些无明显溃疡面,考虑溃疡已愈合。(2)HE染色及免疫组化结果:光镜下见B组黏膜组织中上皮细胞水肿明显,部分脱落,表面大量纤维性渗出,黏膜下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其中以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为主。EGF和EGFR在A组口腔黏膜中分布于细胞全层,以棘层和颗粒层细胞最为明显,EGF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胞浆及间质中,EGFR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膜及胞浆;B组黏膜组织中EGF和EGFR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C、D组EGF和EGFR表达量比B组明显增加,与A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3)PCR检测四组标本中EGF、EGFR mRNA:A、C、D组较B组明显升高(p<0.05),而A、C、D组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临床应用结果康复新液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6%,明显优于西瓜霜喷剂治疗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治疗对OU有良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EGF和EGFR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