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到7岁儿童时距概念的获得机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3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对时距概念的使用和理解并不同步。在精确的理解时距概念之前,儿童已经学会用“秒”“分”“小时”“天”表达时间。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来探讨儿童在早期使用时距概念过程中,是否对时距概念赋予意义。在正式学习时距概念之前,儿童如何理解时距概念。研究涉及七个时距概念:秒、分、小时、天、周、月和年。对于时距概念意义的加工过程主要有两种方式:通过对比各个时距词来获得时距概念的等级意义——语义等级假设;通过感知经验表征相对应的时间长度——时距映射假设。实验一研究儿童在4到7岁之间是否获得了概念的等级性。在没有数字加入和标准事件段做参照的情况下直接对时距词进行对比,分析儿童对时距概念等级意义的获得情况,结果发现儿童4已经获得时距概念的等级意义,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时距概念的等级性的理解越来越准确。实验二研究儿童获得时距概念精确意义的情况。实验加入数字,即让儿童判断2小时和3分钟哪个时间长。如果儿童能够正确回答,说明儿童已经明白分钟和小时的大致长度,尽管他们知道3大于2,证明时距映射假设;如果不能,说明儿童没有获得时距概念的精确意义,儿童并不是通过感知经验获得时距意义。结果发现5岁儿童对时距概念的判断仍然受到数字的影响,不能掌握时距概念的精确定义。也就是说儿童早期对时距词的理解不是采用时距映射的方式,而是先获得时距概念的等级性。实验三直接检验时距映射假设并探究儿童学习时距概念的精确定义对儿童获得时距的精确意义是否有作用。不同与实验一和实验二的两两比较的迫选法,实验三采用空间表征的方式,让儿童直接在一条线上确定时距概念的相应长度,分别让儿童进行事件、数字、时距词以及时距词和数字组合四种任务,进一步分析儿童时距概念等级意义和精确意义的获得情况。结果发现,儿童在6岁之后能够获得较为精确的定义。并且对时距概念定义的学习与掌握能够促进儿童对时距概念精确意义的表征。结果发现儿童在前期并没有获得时间概念的精确含义而是先获得时距概念的等级意义。即知道到小时长于分钟,但是不知道1小时大概等于60分钟。而时距概念的精确意义的理解则借助于时距概念定义的学习。因此,把时间词和对时间段的估计联系起来,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对时距词的理解植根于日常口语的语义比较当中,符合语义等级假设。
其他文献
当代中职学生过分强调自我意识,缺乏团结协作的主动性,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人际交往淡漠,缺乏沟通和交流,主动参与意识不够,自我展示信心不足,现实的团队精神缺失不得
死亡凸显效应(mortality salience effect)是恐惧管理理论(terrormanagement theory,TMT)中一个最重要的假设,它认为与死亡有关的想法会加强个体的世界观防御。过去很多西方研究表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针对渣土效能管理,开发统一的渣土综合监管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共享与服务,实现移动监管,整合GIS、GPS、RFID等建筑垃圾全过程信息,实现管理与执法之间无缝衔接,建立综合监管体系,打造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学位
素质教育观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它强调师生关系的平等,强调教师的权威不是建立在学生是“一张白纸”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
期刊
内容摘要:健身可以增强身体力量,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是一项有益于身心的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健身气功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一直是教育的重点.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所以学习英语需要积累知识,日积月累才能得到进步.高中英语的教学也在创新中不断地改变,为适应学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