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蒜提取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疗效,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普遍,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天然药物。本论文研究了大蒜活性物质大蒜素和蒜氨酸+蒜氨酸酶对高脂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并对其降血脂机制进行了探讨。不同剂量(高、中、低剂量)的大蒜素、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分别处理高脂模型小鼠,结果表明大蒜活性物质使高脂小鼠血清中血脂蛋白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与高血脂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大蒜素处理后,总胆固醇(TC)含量分别降低34.5 %、28.7%和21.4 %;各组差异显著,P<0.01,呈剂量依赖性。不同剂量的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处理,TC分别降低36.9 %、29.2%和22.1 %,各组差异显著,P<0.01,呈剂量依赖性。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的效果优于大蒜素。不同剂量的大蒜素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分别为30.4 %、22.5%和17.1%;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提高HDL-C含量分别为36.4 %、24.2%和17.7 %。。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组提高HDL-C的效果优于大蒜素。不同剂量的大蒜素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分别为19.0 %、12.3%和10.8%;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组降低LDL-C的含量分别为22.5 %、14.9%和14.0 %。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降低LDL-C含量优于大蒜素。大蒜素和蒜氨酸+蒜氨酸酶各组间对HDL-C、LDL-C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1,呈剂量依赖性。不同剂量的大蒜素提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分别为32.5%、20.9%和14.3%;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提高SOD酶活力分别为35.1 %、28.3%和17.4 %。大蒜活性物质对小鼠肝脏中SOD酶活力影响的变化趋势与血清中一致,但肝脏SOD酶活力略大于血清,表明肝脏中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较高。大蒜素和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提高SOD酶活力呈剂量依赖性,且蒜氨酸+蒜氨酸酶对SOD酶活力的影响优于大蒜素。不同剂量大蒜素组降低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为29.9 %、27.4%和15.5 %;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降低血清中MDA含量分别为35.6%、30.9%和21.2%;大蒜素和蒜氨酸+蒜氨酸酶降低MDA含量呈剂量依赖性。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降低血清MDA的含量优于大蒜素。大蒜素和蒜氨酸+蒜氨酸酶降低肝脏中MD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血清中一致,但肝脏中MDA的含量显著低于血清中MDA的含量,表明脂质过氧化作用主要发生在血清中。3-羟-3-甲基-戊二酸单酰CoA(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该酶活力与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量呈正相关。不同剂量的大蒜素分别使高血脂小鼠肝脏中HMG-CoA还原酶活力分别降低31.4 %、38.7%和44.6%。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降低HMG-CoA还原酶活力分别为33.6%、39.6%和46.1%。不同剂量的大蒜素及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组间差异显著,P<0.01,说明它们降低HMG-CoA还原酶活力呈剂量依赖性,且蒜氨酸+蒜氨酸酶降低HMG-CoA还原酶活力优于大蒜素。小鼠肝脏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观察表明:高脂模型小鼠肝细胞肿胀,界限模糊,内有大小不等的脂滴,并出现脂滴融合,使细胞呈空泡样,细胞核被脂滴挤压偏离中央。低、中剂量大蒜素与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对肝细胞形态结构无显著改善。高剂量组对肝细胞结构改善明显,细胞界限可见,脂肪空泡减少,细胞核位置接近中央,细胞形态接近于未处理的阴性对照组。大蒜素和蒜氨酸+蒜氨酸酶混合物处理能减轻脂肪对肝细胞的浸润,对已形成的脂肪肝的肝细胞有一定的逆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