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三十年来,小人物在抗战题材电影中兴起,逐渐摆脱了“配角”的地位,走向银幕中央。这些以战争中的小人物为主角的电影以反思战争,表现人性为主,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品。其中,多部电影还获得了国内外的大奖,取得了传统抗战题材电影不曾拥有的成绩和影响。这些作品都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原先的宏观视角,而从战争中小人物的个体命运的角度切入,微观细致地表现了战争给国家、社会、民众乃至对手造成的巨大伤害和痛苦。本课题将对新时期中国抗战电影中小人物主角形象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第一章内容为近三十年抗战题材电影中的小人物界定和分类。“小人物”是指在战争背景中生存于社会底层,受战争迫害又难以逃避,个人能力十分有限而难以逃脱命运操控的普通人。小人物形象可分两大类:士兵和普通平民。其中,普通平民又可细分为普通男性、一般女性和少年儿童。这些小人物按其总体命运和角色特征可概括为既独立,又有关联的三种情况:一、战争苦难的受害者;二、幻想破灭的觉醒者;三、不甘受害的反抗者。第二章内容为近三十年抗战题材电影中小人物的艺术表现。主要从多元化的主题表达;丰富的情节安排;人物性格的表现方法三个方面加以探讨。第三章内容为对近三十年抗战题材电影中小人物的思考。重点分析小人物兴起的原因;揭示小人物形象所体现的意义;反思小人物抗战题材电影中存在的问题。结语,对近三十年以小人物为主角的国产抗战电影的成就、意义和影响予以充分肯定,并对未来中国战争电影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和展望。